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别叫我酒神孙昊简历 > 七 生擒刘备送给曹操(第3页)

七 生擒刘备送给曹操(第3页)

刘备的名声确实很不错,自己要是把他抓起来给曹操,天下人会如何看待呢?

他期待着诸葛亮能有什么解释。

诸葛亮则面带微笑,羽扇轻摇。

“伯言所说,确有一番道理,将军与刘豫州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素无往来,却做这样的事情,似有不妥,但是伯言,方才亮之所言,是有一个重要前提的。

将军大军压境,刘镇南难以抵挡,遂使刘豫州领兵支援,助其与将军对抗,而将军与刘镇南之间是杀父之仇,进兵荆州,是为了报父仇,难道说,报仇有错吗?

春秋有大复仇之义,杀父之仇,虽百世亦可报之,刘豫州若帮助刘镇南抵挡将军,就是在妨碍将军报父仇,就是与将军的杀父仇人站在一起,就是与将军为敌,如此,哪里算得上没有仇怨呢?

刘豫州阻碍将军为父报仇,将军击而破之,名正言顺,至于此后将其送给曹孟德,大可以敬奉天子、为朝廷除患为名,将刘豫州送去许昌,只要刘豫州不死于将军之手,之后的事情,与将军又有什么关联呢?”

陆议面色一滞,略一思索,缓缓点头,忽又抬头望向诸葛亮。

“孔明所言有理,然,孔明似乎笃定刘豫州一定会领兵相助刘镇南,如果刘豫州真的领兵相助刘镇南,自然不必多说,但若刘豫州没有领兵相助刘镇南,又当如何?”

诸葛亮微笑着摇了摇头。

“刘豫州行事,素来以忠义为本,刘镇南在他势穷之时接纳他,给他兵马、粮草、城池,对他有大恩,刘镇南若遭遇险境而向他求助,他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就算刘镇南不求,他一旦得知,也一定会相助刘镇南,从而成为将军之敌。”

陆议闻言,先是低头沉默,而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抬起头,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着诸葛亮。

“孔明对刘豫州似乎很是了解?”

诸葛亮缓缓摇头。

“亮与刘豫州并无往来,不过亮有一好友,颍川徐庶元直,他于年前投效刘豫州帐下,亮与元直多有书信往来,元直每每谈起刘豫州,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亮由此得知刘豫州为人。”

陆议点了点头,但并未就此停止发问。

“果如孔明所言,刘豫州势必站在刘镇南一边对抗将军,将军与之交战也是难免的,至于能否生擒之,暂且不论,若果能生擒之,将其送与曹孟德,换取高官厚禄,而后,又当如何?

将军得朝廷册封,自当遵从朝廷之命,遵从天子之命,若曹孟德封官之余,又以天子之名颁布诏令给将军,将军是遵从,还是不遵从?且将军受朝廷册封,又当以何名进取朝廷的中原呢?”

诸葛亮笑了笑。

“衣带诏之前,在天下人眼中,中原似乎的确是天子、是朝廷的中原,但衣带诏事发之后,这天子之命到底是天子本人的意思还是曹孟德的意思,天下人心中都有所明悟了。

曹孟德若不张扬,不滥发天子诏命,还可勉强维持现状,若强为之,徒为天下耻笑耳,又如何能号令诸侯呢?至于进取中原之名,只要实力、地位足够,任何人都可以奉衣带诏讨贼。

若将军只是讨逆将军,奉衣带诏进军则有诸多不便之处,若将军已经成为重号将军,再奉衣带诏进军则没有什么不便之处了,将军所谋划的衣带诏之策,的确是好计策,这也是曹孟德的极大忧患。

只是,这衣带诏的名义需要掌握于将军之手,而不是刘豫州之手,将军决不能与刘豫州联手,借刘豫州之势而讨伐曹孟德,这个势,需要将军自己获得,若没有,宁可什么都不做。”

陆议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孙权阻拦了。

“伯言不必再说,我自有判断。”

陆议见孙权开口,便闭上了嘴,不再言语。

孙权又看向诸葛亮。

“先生的意思,是要我先除掉刘豫州,向曹孟德换取足够的官职,然后,再寻机讨伐曹孟德?是这样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