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情意
“怎么了,垂头丧气的?”才过了垂花门,顾宁熙迎面遇见长姊往西处去,应是要向祖母请安。顾宁婉示意婢女退远些,与顾宁熙边走边说话。
“家中不让我出府门。”“这是什么缘故?”顾宁婉眸中同样染上困惑,家中女眷无事是不能出府的,但熙儿顶了男子的身份,又在朝为官,出入从不受束缚的。
家中还给熙儿准备了专门的车驾,有时她要捎买什么物件,就托熙儿帮忙。“我也不知道。”顾宁熙本就觉得奇怪,她只是自请外放罢了,为何他要辍了她的朝。如今,
家中更是无缘无故限制她出行。这两件事背后,或许有什么联系。“你外任的事——”“二郎君在这儿啊。”
顾宁熙和顾宁婉不约而同收了声,来人是她们祖父身边的亲随,在府中很得脸面。梁兴略略行了礼:“传老太爷的话,今夜请二郎君去松墨堂用膳。”“好,我知道了,
有劳梁管事。”松墨堂在府上东北处,祖父致仕后,便搬到了松墨堂安养天年。那地方清静,晚辈们除过年节去请安,平日里甚少有机会踏足。待梁兴走远,
顾宁婉压低声音:“竟然连祖父都惊动了?”“是啊。”顾宁熙看未时的天色,“不知道今夜会说些什么。”……身为晚辈,顾宁熙酉时便提前来了松墨堂中请安。
未几,堂前侍从通传,道宣平侯至。顾宁熙站起身,等见过礼数,顾老侯爷道:“人既然都齐了,就摆饭吧。”“父亲说得是。”
顾宁熙随在后头,移步去了偏厅。今日这顿家宴,只有她一个小辈,连顾宁铮都不在席上。看来,是专为她而设的了。松墨堂中规矩谨严,仆从鱼贯捧着菜式入内。
顾宁熙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祖父与家中的晚辈向来不亲近,但却很有威望。哪怕他荣休多年,在这侯府中他依旧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从前也是祖父点了头,父亲才能如愿将她自幼充作男孩教养。侍女布菜,顾宁熙面前小碗中很快堆了不少菜肴。宣平侯道:“你近来胃口不好,多吃一些。”
顾宁熙应了,其实这顿饭心不在焉的又何止她一人。待得饭毕,天已经黑尽了。用茶水漱过口,宣平侯挥了挥手,堂中仆从如数退下。
屋子里静下来,顾宁熙袖下掌心微蜷,等候着下文。开口的是祖父,他的话语每每就代表了顾氏一门的决定,谁都无法转圜。
“新帝登基,宁熙曾在东宫效命,已经不适合再留于朝堂。”迎着祖父的目光,顾宁熙争取道:“孩儿打算自请外任,换堂兄回京。”
事实上,她向吏部递奏案时暂瞒住了家中上下。“不必了。”
顾老侯爷一个眼神,宣平侯便接上了话:“你出生时,家中已经给你铺了后路。你年岁也不小了,正好换回原本的身份。”若论女孩的序齿,宁熙排第五,是家中嫡次女。
“你长姊的婚事已经许下,往后有了闲暇,你便与她一同习些掌家理账的本事。”一番番话语,并非与顾宁熙商议,而是知会于她。
顾宁熙垂了眸,就如侯府当初命她去辅佐蜀王一般。她明知自己是家中探路的石子,要为顾宁铮铺路
,
却没有半字说“不”的权利。侯府名义上说得还尤其好听:“正好历练一番,
家中已经为你打点好了。”
宣平侯欣慰:“你一向懂事,家中也一直是为你谋足了出路的。”他原本还想谆谆教诲几句,但这个孩子已今非昔比,他说话须得仔细些。
他不能不佩服父亲当年的筹谋,在顾氏别庄长大的那名与宁熙同龄的女婴,正好能名正言顺帮她改回身份。一顿晚膳就这么风平浪静地过去,在顾宁熙沉默的妥协中。
她回到乐游院,远远就见自己的寝屋中烛火亮着。她推开房门,母亲在烛光下替她绣着一件里衣。“回来了?”“嗯。”顾宁熙伸手取了烛剪,替母亲将灯火拨得亮些。
“你父亲都与你挑明了?”“嗯。”顾宁熙观母亲的神色并无意外,想是父亲提前告诉了她。大抵他还是打着“为我们女儿好”的名号,一下子就哄住了母亲。
看出女儿心情不好,孟夫人安慰她道:“只是名义上的病故,届时换回女儿身份就将你接回来,再为你寻一门好亲事。”“亲事?”“你忘了?你也到了要嫁人的年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