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不以为然,但该配合的时候,他还是会配合的:
丁有强点了点头,赞同道。
「但这其中有一个逻辑漏洞,他既然很渴很
饿,为什么没有拿货架上的吃食?你看这些货架上的水和食品,摆放的非常整齐,没有被扫荡的痕迹,这一点有些不符合我们刚刚的推断。」
「这只是你们事后推论,我想凶手的目的应该是求财而不是害命,这一点,从凶手使用的死者家里的水果刀作为凶器就能看出这一点,他没有提前准备凶手,那他就不是奔着杀人来的。
而是他在实施盗窃的时候,死者突然出现抓了一个现行,凶手慌乱中,看到水果刀,于是杀心自起,在一个突***况下,激情杀人后,他还能沉着冷静的好好拿货架上的物品吗?」
丁有强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其实他们当时也有这个疑惑,但他们能查的线索都查了,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他们不得不把目光放到外地人身上,但调查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经过李想在案发现场一顿梳理,案件的性质愈发明朗了。
此时的丁有强心里已经肯定了他的本事,省级派来的专案组组长确实有两把刷子,分析的有理有据,很多问题,都被他们给忽略了。
此时李想居然一下子把犯罪嫌疑人锁定在本地人身上,这让他有些诧异,因为一开始,他们已经通过种种原因,排除了本村人作案的可能,这才把调查的目光转向外地人。
结果李想却告诉他,他们一开始,就排除了正确答案,这让他如何接受?
丁有强不得不承认,李想的这个推测比较符合逻辑,可是他也有一个疑问:
他们最先调查的方向,其实和李想判断的差不多,只不过刚刚李想又补充了一些他们之前忽略了细节,可他们调查的方向没有错。
只是最后调查下来的结果,却是没有结果。
一起案件,如果调查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都是徒劳无功的。
李想适时的调整了他们的调查方向,将他们偏离的方向拉了回来,重新开始围绕本村人展开。
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应该会有线索。
毕竟这个村子,这就几百户人家,分组调查的话,还是很快就能都梳理一遍的。
凶手的刻画,前两个条件不难理解,死者被杀前几乎没有反抗的余地,可见凶手的力量在她之上,有碾压覃庆莲的实力,因此凶手是青壮年的推测是成立的。
但凶手的身高是如何推断的呢?
现场没有找到嫌疑人的足印,根本就无法来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