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和江南那边的人脉他早已熟络,没有商队他找人拉起来一支商队便是,只要有好货,有的是买家。但是大哥手里握着的那些药材来源却是他没有的。
韩掌柜轻叹:“药行的货清点得差不多了,再等几日等货物齐全了,最多五六日咱们家的商队就该出发去了。”
韩掌柜仔细想后道:“洛阳那边还等着货,不能不去,等爹丧事办完,要先顾着送货,分家的事一时扯不清楚,等我送完货回来再说。”
韩掌柜是个做实事的,在他心里,自己人再怎么闹,不能损了韩家整体的利益。分家是着急,但是也要先把生意做了再谈。
为了不耽误走商,韩家老爷子做完三天的丧仪送完葬后,韩家四兄弟坐下谈了一回,没谈出个结果来。
韩家老大韩江北开口:“咱们家的家产都在松江城摆着,不如就听二弟的话,先把洛阳要的药材送去,等二弟回松江城了咱们再论。如何?”
事情如韩掌柜预料的一样,他默默点了点头。
韩老三和韩老四心头不愿,还想再闹,韩老三讥讽道:“大哥二哥兜里不缺银子使倒是不着急,我和老四守着家里的金山,花一文钱都要掌心朝上,我们该如何过日子?”
韩江北就道:“爹虽然不在了,长兄如父,我这个做大哥总不会不管你们。二哥回来之前,家中一应吃喝,使银子还是其他,都一如往昔。”
老三和老四对视一眼,知道这次闹不出个结果来,只能先认下。
韩家家大业大,韩老爷没了,外头的人都在看韩家几兄弟会不会分家析产,若是韩家不如往日了,等着抢韩家药行生意的人多着呢。
这不,这几日暗中接触给韩家供药材的人不少。
可惜,没有如外头人的愿,韩家还是那个韩家,韩家车队出发去松江城时,还是跟以前一样高头大马拉着几十架大车,护着车队的人马一两百人,瞧着就不是好惹的。
韩家车队出城那日,顾佑安专门去南城门口看热闹了,看热闹的人群中,大概只有她知道,韩家商队看着跟以前一样声势浩大,他们这次入关,只怕赚回来的银子连以前一半都没有。
韩江北对韩掌柜这个能干的二弟已经起了防备,这次韩掌柜去洛阳做生意,七成的人参都被韩江北扣下了。
少了那么多人参,韩掌柜跑这一趟货,真是辛苦又不讨好。
韩家两兄弟这事儿顾佑安原本是不知道的,这几日张家在松江城东街上的药铺开业了,张世南自然要补齐药材,顾佑安跟着张世南跑了几趟就琢磨出味儿了。
昨日顾佑安明着问胡菖蒲,问他们家还存着多少人参,胡菖蒲也没瞒她
(buduxs)?(),就把存货告诉了她,还说她如果要,只管拿银子过来。
人参价再贵也是药材,人参若是在手里存个三五年,再好的品相,保存的再好,也不如才炮制的好,卖的上价。
胡家肯定不会故意在手里压货,肯定是有人买他们就卖,既没卖完,只能是韩家的缘故。
顾佑安再细细打听,就知道其中关窍了。
顾佑安想把胡家手里剩下的人参全都买了,可惜她手里没那么多钱,空间里还有几百斤粮食换了些没脱壳的给胡家也不够。再说她空间里的粮食太好了,不好出手,只能花银子先收一些人参存着。
顾佑安盼着杜二叔赶紧来松江城,若是迟了,胡家把人参卖给别家,那就亏了。
顾佑安在东城门的坊市逛了几日,买了些鲜药材带回家炮制收好,后头的日子除了跟郭素学箭术之外,就是帮家里干活。
邻山村的水渠已经建好,各家都忙着地里的活儿,顾家自然也要忙着春耕。
平安镇临近的几家村子水渠还未全然建好,顾稳日日早出晚归,地里的活儿只能交给杜氏和两个儿女。
杜氏今年早早请了罗家人帮忙,杜氏和顾文卿每日都要去地里帮忙,顾佑安在家做饭,顺便管着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