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看他越发喜欢了,忙笑道:“你舅父出远门了,公务繁忙回不来,不用管他。你外祖父外祖母他们都在前院跟人说话,你去吧,屋里都是你认识的人。”
阿元扭头看娘亲,顾佑安牵着她的手进门,道:“一会儿进去了也要叫人,知道吗?”
阿元乖乖点头。
一旁陪着的段氏笑道:“也就安安跟祁王才养得出阿元这样的乖孩子,我的那三个就是上窜下跳的猢狲,今早起来还吵了一架,差点没打起来。”
“为着什么吵架?”
“哎,上回二郎生辰时,阿元送给二郎一个木雕的小猪,二郎喜欢得紧,一天到晚抱着玩儿,昨晚上大郎和二郎睡一张床,早上起来一个没注意,大郎把二郎的小猪踢床底下去了,两兄弟就吵嚷起来了。”
顾佑安笑道:“只他们两兄弟吵?阿萱和宁宁呢?上月娘来王府看阿元,说阿萱带着宁宁越发不像样了。”
段氏一副头疼的模样:“可不是么,大郎五岁,二郎三岁,还有个宁宁,他们姐弟三个整日跟着阿萱那个皮猴子折腾,娘都管不住他们姑侄儿四个。他们也就怕咱们爹一个人,偏爹忙,时常不在家,也没人镇着他们四个皮猴儿。”
说起阿萱来,段氏小声说:“阿萱今年十五了,及笄办了后,这几个月来咱们府上给阿萱说亲的不少,前几日连袁夫人都托人替她娘家侄子来说过一回。”
前两年孟老
将军和孟老夫人前后脚去世,没有孟老将军的名声在,袁夫人这个孟家的当家夫人不像以前那么风光了。
孟老将军去世前已经给孟家几兄弟分好家,孟老夫人去年十月底去世后,孟家几兄弟商量好,等孟老夫人周年祭后再搬出去另住。
再有一个多月就是孟老夫人的周年祭了,孟家很快就要散了,袁夫人这个孟家的长子长媳也就更不重要了。
顾佑安对袁夫人的态度一如往常,可袁夫人知道,外头的各家也知道,孟家老两口没了后,祁王府跟孟家又隔了一层,关系又淡了些。
孟家都是如此,一直仰仗孟家的袁家以后就更难过了,怪道袁夫人想替娘家侄子来顾家说亲。
“她想替她的哪个侄子说?”
“说的是袁夫人嫡亲大哥的嫡出三子,袁三郎如今在税赋衙门当值,听说是个斯文的读书人。”
顾佑安立刻想起袁家三郎来,她道:“袁家出息的儿孙不多,这个袁三郎还算矮子里拔将军的,不过嘛,跟阿萱不合适。”
那袁三郎样貌不错,品性也还过得去,他已到了及冠的年纪屋里还没放通房丫头,就能看出一二。不过这人有点轴劲儿,认死理儿,跟阿萱比就是两种人。
“娘跟你说了一样的话,也说袁三郎跟阿萱不合适。”段氏既能说出袁三郎来,肯定也是打听过的。
段氏道:“你既来了,也问问阿萱想找个什么样的。”
顾佑安惊讶道:“大嫂你没问?阿萱跟你亲近,什么话她不跟你说?”
段氏嫁进门时阿萱才七八岁的年纪,段氏几乎是亲自照顾着阿萱长大的
(buduxs)?(),说句长嫂入母也不为过。
段氏对阿萱好,阿萱也是领情的,阿萱对大嫂自来亲近,顾佑安这个当姐姐的还能不知道?
段氏笑着道:“你去问问,她现在也嫌我烦了,不肯跟我说。”
姑嫂二人边说边走,阿元这小人儿一路听着也不出声,等见了外祖父外祖母和客人们,他才开口叫人。
杜氏看到阿元就坐不住了,忙起身过来,笑道:“阿元来了,外祖母的心肝儿哎,好久没见到可想死外祖母了。”
“阿元也想外祖母。”
杜氏大笑道:“外祖母的乖乖哎,过来跟外祖母坐,外祖母有好多话要跟咱们阿元说。”
顾佑安跟田叔白婶,张叔刘婶,段家夫妻问好后,回头就吩咐道:“叫人煮一锅银耳莲子汤来,别放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