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他连写七篇后,整个人都有些浑浑噩噩。
每到这时,他就会用冷水洗把脸,再出去转转吹吹风,没一会儿就清醒了。
两个月后,他连写七篇文章,只觉得疲乏,并不会有混沌之感,且文章质量有保证。
再过两月,他已经习以为常,与此前写五篇并无太大区别,不过他还是会出去转转,晒晒太阳。
因为他发现一件可怕的事——他比村里同龄人矮!
明明他六岁回陈家湾时,他是陈家湾同龄人里最高的,怎么长着长着就掉了队?
和他同样困扰的还有周既白。
周既白是真正的少年郎,自尊心极强,猛然发现这一事实时,只觉得天都塌了。
赶忙找陈砚,不成想陈砚也在为此事发愁。
杨夫子摸着锃光瓦亮的额头,幸灾乐祸道:“读书做文章都是要耗气血的,你们整日不是在藏书楼就是在上课,亦或待在家中,没补充阳气,如何补气血?”
陈砚痛定思痛,终于决定每日匀出半个时辰去锻炼晒太阳。
为此他特意买了个藤竹编成的球和周既白一同踢。
连踢一个月,两人被晒得黝黑,人也瘦了,精神比之前更好,写文章也更快了些。
最重要的是个头也往上窜了一些,这让陈砚和周既白心中燃起希望,踢球更不惜力,回号舍时都是汗津津的。
鲁策和徐彰见陈砚变化如此之大,也参与其中。
原本鲁策有些虚胖,自踢了球后,人便迅速结实起来,衣衫穿在身上竟也有翩翩之感。
为了省事,四人就在府学附近一块空地上,被李景明无意中发现后,踢球的队伍就加了个李景明,再往后,又多了几个相熟的人。
从夏日踢到冬日,再从冬日踢到夏日。
乡试临近,府学躁动起来,大家也就无心踢球,到了此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日夜苦读。
陈砚反倒放松下来,将课业减半了,剩余时间便整理自己以往写的文章。
这些年,陈砚所做文章已经装满了四个大实木箱子,每篇文章无论是否有批注,都有反复修改的痕迹。
从六岁正式启蒙到今年,他已苦读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