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这才开口:“有一件事我感到很奇怪,听说在大桥断裂前,有人就预见了这次事故,匆匆逃离——这到底是偶然,还是一次有预谋的毁桥行动,你觉得呢?”
她懂了,他们怀疑大桥事件跟恐怖行动有关,苦于没有证据,这不,已经怀疑到她头上了。
“先生,你想想我的国籍。”阿萨思道,“我做这种事,可能吗?”
华国连枪都没有,别阴谋论了。
该人员:……
*
阿萨思顺利入学。
她火速收拾好双人宿舍的床位,趁着四下无人,立刻回溯进水的电子设备的时间,让它们恢复如初,而后,她登陆熟悉又陌生的聊天软件,按时给“家人”报平安。
与法国室友短暂地见了一面,阿萨思便投入了卷的状态。
翌日,她换上一身黑裙去参加追悼会。一路走去时,她闻到了一股尸体的味道,循味侧头,她看到一辆尸体运输车停靠在路边,而一名泛着死亡味道的验尸官正盯着她,眼中浮起疑惑的情绪。
阿萨思看了他一眼,判定没有威胁,便与他擦肩而过。
待她走远,验尸官才喃喃道:“死神不喜欢被抢走食物,也不喜欢被欺骗和愚弄。祂会去找你的,不死者。”
第299章
墓园中,追悼会的气氛显得十分沉重、肃穆。
不言不语的墓碑,垂首默哀的人群,冷风灌入的路径。植物发出沙沙轻响,像是亡者的叹息;落叶打着旋儿飘到活人肩头,像是亡灵在向他们脱帽致礼。
阳光洒进墓园,薄得像一层纱,没什么温度。反倒是吹来的风有点冷,尤其在台上的天主教徒念出死者的名字时。
从名到姓,一个接一个。这场追悼会没准备悼词,有的只是一长串名单和安魂曲。时长两小时,期间没有人离席,只有穿着黑衣的外来者不断地加入其中。
阿萨思在闭目养神。
确切地说,她在深入前世的记忆,力争完全掌握“学过”的知识,从细枝末节处了解“自己”的习惯,尽全力做个人,不露出马脚。
首先,她的真名是“应有”,起的英文名是阿迪斯(Ardis),该名源自北欧语,寓意是“女神般的力量与神秘”。
而前世的她为何选择以A开头的英文名,主要是受够了国内按首字母排学号的痛苦。
“应有”以Y开头,一排学号就是倒数,但凡遇上“按学号来”的事她总吃亏,比如音乐期末考,老师要求按学号上台唱歌,没轮到她,她会内耗,一轮到她,不好意思下课了,只能下节课继续。
一想到下节课要前几个上台,她又会开始内耗,能一连几天心情不适。
刨除考试,就连领课本、练习册、排队打饭,她都得慢人一步。每天慢上几分钟,一个月下来还得了,这对卷王来说简直不能忍。
是以,一旦有一个重新命名的机会放在她面前,她毫不犹豫地选择A,她的时间是金子,一分都不想浪费!
阿萨思:……
得,“阿萨思”这名也是A开头,也算了却“遗愿”了。
其次,前世的她喜欢做手账、列计划表。大到五年目标,小到一日目标,她都习惯做出安排,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
接着,她物欲较低、热衷攒钱,会利用长假时间去图书馆兼职,赚取额外的零花钱。或存或买书,很少浪费,毕竟每一分都是她赚的。
时至今日,她攒了近两万美元的小金库。为减轻养父母的压力,她打算在校内找份工作,即使工时有规定,工薪也不高,但对她来说已是知足。
最后,她在出国前承诺一周打一次电话,每隔两三天报一次平安,如果遇到帅哥一定处处,不会再泡图书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