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修建从金国通往江南的柏油公路时,所选线路正是历史上完颜亮率军南下的主力行军路线。这样一来,完颜亮自然会沿着这条路抵达江南。
赵桓若想在大宋和金国边境消灭完颜亮的军队,完全可以做到,但那样会大幅改变历史事件。因为这一战将彻底改变金国政局,按照历史走向安排,赵桓担心蝴蝶效应会导致后续历史轨迹出现重大变化,这是他最担忧的。
这样一来,他预测历史的能力将大幅下降,这也是赵桓从欧洲返回亚洲的重要原因。他此行正是为了针对完颜亮的大举南侵作出部署,当然,这种部署并非纯粹的军事行动。
若单纯开战,根本无需他亲自在场,大宋军队足以轻松击败金朝,只需刘錡率军即可。但那样会使历史出现不可控的局面。因此,赵桓尽可能将此次战争的相关情况恢复到历史的本来面目。
他不仅在几年前将宋朝与金国边境的军队全部撤回汴梁,还大量调兵至海外,导致宋朝的兵力降至历史同期的低水平。这番调度使完颜亮如历史上一般,误判为征服宋朝的良机,遂悍然发动了南进战争。
为避免改变历史轨迹,赵桓将沿途宋军悉数撤回主要城市驻防,并对沿途小城镇和村庄实施坚壁清野策略,以确保完颜亮的军队能够长驱直入,顺利抵达长江边。
一切如赵桓所料,完颜亮的大军果然长驱直入抵达了长江边,且所选渡江口正是历史上的采石矶。此处也将成为完颜亮最后疯狂的舞台。
……
与此同时。
金朝东京辽阳府。
完颜雍一脸阴霾地坐着,身边是他的几名手下。他刚获知咸平府的谋克括里起兵造反,攻占并控制了咸平,进而威胁东京辽阳府。
然而,辽阳府驻军不多,且不在他手中,而是由完颜亮的亲信副留守高存福掌控。
高存福显然不会听从完颜雍的调度。面对叛军,若胜,功劳归高存福;若败,责任则由他这位留守承担。毕竟,高存福是皇帝完颜亮的亲信,本就派来监督完颜雍的。
如今叛军逼近,完颜雍已将情况通报高存福,却遭其推诿,称辽阳府留守是完颜雍,事态由他负责,副留守高存福概不插手。
完颜雍试探提出接管城内仅剩的一千军队布防,却被高存福断然拒绝,并讽刺道,军队是皇帝交予他的,转交需有皇帝旨意。可皇帝正率军南下攻宋,如何请旨?敌军将至,即便皇帝在上京,也来不及了。
完颜雍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此时,侍从禀报,当初卖他珍宝的大宋商人派人前来拜会。完颜雍本能地想拒绝,但想起亡妻乌林答氏生前建议他求教赵公子,或许能寻得良策,当时他未采纳。
如今后悔莫及,若能重来,他定会遵妻遗愿。念及此,完颜雍叹息一声,决定按妻子遗愿行事,召见赵公子派来的人。
信使入内,未多言,递上一封信。
完颜雍皱眉不悦,道:“你们公子有话直说,何必写信?他不在辽阳府吗?”
信使答:“大人看了信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