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百姓对刺史大人和大元帅过分的信任,他们就是认为乾州的这两个人是不会坑乾州百姓的。
江毅闻听,心中感慨,民心,民心何其重要啊,他江毅任何时候都不会坑害百姓,别说是乾州的,也包括全天下的。
有了民心,万事可期也!
骄傲的昊敏在荆州吃了一次亏,五万铁骑陷在雨中泥泞的土路上时,数不清的老百姓拿着五花八门的武器蜂拥而至,悍不畏死,前赴后继。
百姓们因死伤惨重,最终仓惶而逃,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博都哩昊敏也是无奈,眼睁睁看着百姓逃去,最后一清点,自己的铁骑伤亡了六千多人,虽然当场死亡的不到一千人。
但看士兵的伤情和眼下这连绵的雨天,能活下来一半,已是万幸。
昊敏接到了赛康大汗的军令,他没敢违背大汗的军令北攻乾州,而选择沿青州原路返回。
他很不甘心,他要寻机狠狠教训一下乾州军。
尽管他也知道赛康大汗损失惨重,败逃回草原的,他认为不是乾州军的强大,是赛康大汗的轻敌导致的。
他这一路也看到了,中原南人羸弱,不堪一战,军队没什么战力,铁骑一冲就迅速瓦解,抱头鼠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襄国煤矿的蜂窝煤虽然没有冬天用量大了,但是销量却稳定了,每天固定的销量八到十万个蜂窝煤。
江毅算过之后,每天十万个蜂窝煤的销量,对全州二十六个县的四百多万人口来说,已经算是很低了,到了夏季还会走低几个月,但是绝对不会低于每天两万个。
每天两万个,也就合差不多是一万七千斤煤,还掺8有黄土,煤与黄土的比例是四比一。
每个蜂窝煤是一文钱,一千文是一两,一千个蜂窝煤才值一两银子,十万个蜂窝煤每天才赚了一百两银子。
若按前世,襄国的煤矿年产量就两百万吨,日产量达一千万斤,那可发财了。
现在乾州毕竟是刚刚起步,消费水平极低,定这个价位还是不错的,先培养百姓用蜂窝煤的习惯,有了习惯,以后再涨价,他们也能接受。
这点要向前世的“三桶油”学习,国际油价涨,他们也涨,国际油价跌,他们还涨,老百姓一边抱怨油价高,还一边贷款买车。
一句话,养成了消费享受的习惯了,再涨价,也得享受。
西山的铁矿也开始冶炼生产了,那些俘虏兵打仗不行,每天炼铁,锻造农具可快了。
襄国已经成了全州有名的蜂窝煤、农具的总销售地,每天都有大批车辆来襄国拉货物。
襄国到邯郸、襄国到巨鹿的两条官道修建的很是漂亮,宽而平坦,是铁矿的炉渣、碎石粒和煤矿的煤渣铺成的。
为了加快乾州各地货物与商品的周转速度,江毅在全州大力整修道路的同时,一咬牙,不但对外发卖了一批骡马,还将略有伤疾和年龄大了的战马也发卖了几百匹。
消息一经公布,被许多商户纷纷抢购,不到两天,骡马与战马纷纷被买走,江毅又赚了一笔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