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月虽有下雨不能出摊的日子,但每日都有进项。包括昨儿去黄娘子家没做成,但是定金可以算昨儿的收入。
从搬家之后开始算,家里添了新衣,林秋然两身,孙氏萧大石各一身。一个浴桶,一个灶
一口大锅,三个磨盘。
粮食水果菜每日花个几文几十文不等,这儿比刚搬进来的时候更像家了。
吃得也由从前稀粥稀饭变成了现在每日都有些肉,吃得好了,用得好了,家里存钱也多了。
林秋然现在手里有十八两五钱,这是她大致估算的,因为每日做生意收的都是铜板,她今儿没去钱庄,不知道今天多少铜板能换一两银子,暂且以一千二十个换一两银子算。
若是往后四天不下雨不刮风,生意一如既往地好,还能再赚二两多银子,哪怕花一些,存钱也能有二十两了。
就算不够在天彻底冷下来前买铺面的,也够租一个的。
有了钱心不慌,林秋然把钱分开藏好,这才睡下。
一夜无梦,次日孙氏叫她起来,吃过早饭就得做菜烧菜,期间林秋然还看了看酒曲和米酒,才一晚,变化不太大,还得再等等。
一连两日,都是这样的生活。
每天醒来,林秋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米酒。现在天没那么热,发酵不快。看只能看出有没有霉菌,最好是尝。
但林秋然没办法尝着来,两日了,表面没有霉菌,她闻着也没有酸气,打算让萧大石孙氏尝。
林秋然就怕他们觉得是粮食坏了可惜,有点酸味也说没有。
萧大石已经和肉摊老板说了,今儿中午要四十斤五花肉,萧家如今也算大主顾,每斤肉价钱给便宜一文,比单买合算。
往常下午要歇着的锅灶今天动了起来,萧大石还往家里拉了一车新柴。
孙氏洗肉把表皮的猪毛给弄干净,然后切成均匀的小块,这些活她都做熟了,还能焯水洗肉煎肉,熟能生巧,现在闭着眼睛都能做。
林秋然就负责调味,分两锅炖肉,放好香料加了热水之后,她看一锅孙氏看一锅,萧大石不会做饭,就往两边扛柴火,管烧水,找了些砖头,用石灰、草木灰、秸秆混着垒院墙。
这是他和孙氏商量的,垒高点,不然林秋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放心。
三人各自忙各自的,秋风吹着,也不觉得多累。
光炖就得一个时辰,林秋然不时去看米酒,已经浮水了。
两天,到今天晚上正好够,但林秋然怕味道过了,她让孙氏尝了三口都说甜,也有辣味。萧大石说酒味儿不重,跟他喝的烧酒不一样,但挺好喝的。
林秋然把这说得严重,“娘,若是酸了把客人吃坏,家里得赔钱,真没酸味儿?”
二人再三确认,的确没有酸味儿。
放的水少,出的酒也少。林秋然打算二次发酵,这样出的酒多。
她又加了些烧好放凉的水,又把口给封上,这也算好了,但是给冯娘子家炖的肉里林秋然没放,冯娘子想要以前的味道,今儿是她儿子大喜的日子,改了万一人家不满意,还是得退钱。
等到申时三刻,肉炖得已经很软烂了,颜色红亮,香味十足。林秋然告诉孙氏怎么收汤,这一步至关重要,能让味道更浓郁,菜得卖相也好看。
林秋然有意让孙氏学着做菜,不用全学会,但是家里往外卖的几样得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