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信自己养活不了自己!
……
宫里边德妃知?道这事儿,是因?为第?二天王元珍专门就此事发了一篇文章,而近来她又已经?养成?了阅读文献的好习惯。
大清早展开报纸,打眼一瞧,她不由?得怔住了。
易女官在旁察觉到了几分:“娘娘,可是有什?么不妥?”
“不,没什?么不妥的,我就是觉得……”
德妃神色复杂,将那?篇不算长的文章看完,将报纸递给她:“你自己看吧。”
易女官不解地将报纸接到手里,定睛一看,脸上表情也顿住了。
王元珍的标题起得非常露骨——这就是你们?栽培女婿的福报!
后边紧跟着的数据和?案例更?举得非常真实。
内容更?是平铺直叙,毫无文辞修饰,但是一针见血,分外犀利:“我有时候会很疑惑,诸公究竟是在为女儿选婿,还是在通过一个?陌生女人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诸公如此耗费心力,栽培你们?前半生素未谋面的儿子,你们?的亲家一定也这样耗费心力地栽培你们?的女儿吧?”
“何必舍本逐末,为他人作嫁衣裳?!”
易女官看得震动不已:“这样的话?,也就是元珍娘子能说,且说了也无人能够反驳了……”
德妃回想起从前自己归宁时思考过的那?个?问题。
单就出身而言,费氏夫人其实远比教授她读书的谭郎中强,可她没有入仕,而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当多年之后,回头再看,反倒是谭郎中遥遥领先,独领风骚了。
她轻叹口?气,重新将话?题转到了这回的事情上:“不管怎么说,有宁家的前车之鉴在此,三都?城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人的命运为之改变吧……”
她想到了自己的妹妹。
在考虑婚姻之前,更?需要考虑的,其实是立身之本。
德妃也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岁岁,你想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
……
阮仁燧正走在逃课的道路上。
这件事情得从今天早晨开始说起。
他照旧跟大姐姐一起出宫,到吉宁巷这边儿来吃早饭,预备着吃完饭之后上学去。
今天早晨,他吃的是牛肉洋葱蒸饺!
这不是阮仁燧第?一次吃牛肉洋葱蒸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