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不要在吃东西的时候看……
今天龙川书院这?事儿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刘永娘。
至于为什么是她,这?还?得追溯到两天前。
刘永娘作?为神都城里颇有名?气?的厨娘,受邀往神都城里某户人家去做菜。
主人家专程点?了一道家常烧豆腐:“我们家老太?太?离家多年?,就惦记着这?一口,且人上了年?纪,牙口也不成了……”
刘永娘把这?事儿记下,问明白设宴的时间?之后?,就往市场上去挑选了许多好成色的黄豆,亲自磨了来做豆腐。
炉灶底下烧起火来,没多久就滚了锅。
她专门盛了一汤盆的豆浆出来,撒一勺白糖,一点?甜桂花,用食篮装了,拎着给宋巧手母女俩送去。
可巧路上遇见了去接儿子放学的曹太?太?。
曹家人不在吉宁巷,他们住在旁边的杀猪巷。
那条巷子的名?字,实际上就是因为曹家而设的。
他们家是神都城内顶有名?气?的肉商,手底下养着上百个屠户,附近几个坊的猪肉买卖都是他们家在做。
刘永娘做的是厨娘买卖,免不得要同曹家打交道,慢慢地也就熟悉起来了。
曹太?太?鼻子也尖,隔着食篮,闻得清清楚楚:“永娘,你自己?煮的豆浆?”
刘永娘“嗐”了一声:“我做豆腐,捎带着弄出来的。”
这?东西本?也不算金贵,就是吃个新鲜,她旋即招呼曹太?太?:“你别走,待会儿也带一盆回去——”
曹太?太?性?情爽利,也不跟她客气?:“好!”
如是等刘永娘送完豆浆回去,又给他们娘俩儿送了一只食篮拎着。
她还?嘱咐曹太?太?呢:“得赶紧喝啊,天太?热了,这?东西不耐放的!”
曹太?太?满口应下。
事实上刘永娘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曹家的人口实在不少。
曹太?太?的婆婆故去了,公公倒是还?在。
丈夫正当壮年?,夫妻俩膝下还?有三个孩子。
在龙川书院念书的是她的小儿子曹奇武,前头还?有两个儿子呢!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曹家虽不会被三个孩子吃穷,但这?话也间?接地说明了半大的孩子有多能吃。
一盆豆浆带回去,家里头每人匀了一小碗,全都喝得光光的。
曹大郎颇有些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感觉:“这?都没尝到味道呢,就没啦!”
曹太?太?没好气?道:“你知足吧,这?还?是你娘我厚着脸皮跟人家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