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叶满枝吴峥嵘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230-240(第45页)

230-240(第45页)

“那倒是,总厂、分厂加起来有三千多人,银燕牌缝纫机是滨江为数不多畅销全国的轻工业品,也算是名牌了。”

唐占山以前是车间主任,后来是副厂长,如今在一把手的位置上也坐了五年。

这样的一把手,不但受市领导的信任,还能掌控厂里的局面。

像王造福那样只有小聪明的人的确干不长。

“他肯定已经听说局里要‘大战100天’的消息了,知道我着急完成项目收尾,想趁机跟我谈条件呢!”

叶满枝在企业的时候,也没少跟领导耍这种小心眼,可是位置调换以后,她心里就没那么爽快啦!

缝纫机厂计划再上三套生产线,提高产量,于她而言当然是好事。

在这方面,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企业自力更生扩大规模,不用局里出技改资金,她愿意举双手赞成。

就是提出的条件让她不太能接受。

自行车三厂效益一般,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她查过三厂的资料,三厂自打成立以来,就没赚过什么大钱。

这家工厂是生产特种车的,比如轮椅、单轮车、杂技车,另外还有一种供给部队的军用自行车,负重可以达到400斤以上,有挂架和肩推助力杆,专供山区作战使用。

要是真把这样一家工厂合并给缝纫机厂,叶满枝还挺舍不得的。

不为别的,只为它有生产军需品的资质和经验。

以后军方要是再有这方面的订单,自行车三厂可以努力争取一下。

吴峥嵘对缝纫机不了解,但市场行情还是看得清的,“三转一响流行了二十年,该买的都买得差不多了吧?缝纫机厂新上三条生产线,生产那么多缝纫机,真能有市场?”

“有。”叶满枝斩钉截铁道,“除了出口市场,农村市场也挺广阔的。”

农村的流行趋势要比城里晚几年。

她结婚的时候,城里流行七十二条腿,而农村普遍是三十六条腿。

等到城里追逐三转一响的时候,农村开始流行七十二条腿。

如今城里不少年轻人结婚要买电视机、电风扇了,农村也开始要三转一响了。

她最近跟金甜甜老同志聊闲篇儿,聊到过村里的情况。

她老家属于条件还不错的农村,但是整个大队只有五辆自行车、四台缝纫机,收音机相对多一些,那也不超过十台。

缝纫机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以后,在农村还是很有市场的。

两人并肩在大院里散步,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大院门口。

叶满枝低声跟他商量,“要不去射击俱乐部打几枪吧?”

吴峥嵘没意见,刚答应下来,就迎面碰上了隔壁的柳振芳。

“振芳嫂子刚下班呀?”作为家庭外交大使,叶满枝率先与邻居打招呼。

“嗯,刚回来。”柳振芳拉着她问,“小叶,你家那几只鸡处理了吗?”

“怎么处理啊?”叶满枝不解地问,

“听说市里正式发文了,城市里不让饲养家禽。”柳振芳担忧道,“以前虽说是割资本主义尾巴,但谁也没明确说城里不许养鸡。如今正式出文件了,估计这鸡是彻底养不成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