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适合在淮河以南种植,在淮河以北就不是那个味了。
橙子也差不多,这两种水果都不适合在滨江大面积种植。
余幽芳搅着碗里的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市场,橘子味和橙味汽水都是主流,那位米勒先生主要采购的产品肯定是橘汁和橙汁。如果把生产线放在滨江,那咱们还得从产地调运橘子。”
滨江厂不嫌费功夫,但现在全国一盘棋,上级肯定要优先选择坐拥原料产地的企业。
她们在原料供应这方面委实没什么优势。
所以,即使叶满枝将这条生产线谈了下来,也是给他人做嫁衣裳。
见她与自己观点一致,叶满枝泄气地说:“要不我把这件事上报给组长吧?让她派人去跟米勒谈,反正我不会说英文和德文,跟米勒交流还挺费劲的。”
其实这种合作是否可行,采购设备要用到多少外汇,都应该跟上级汇报。
但她今天一直压着这件事没告诉顾颂秋,就是想先跟自己人研究研究,尽量将这条生产线留在滨江厂。
顾颂秋是总公司的领导,被她知晓以后,这事就不是滨江厂能做主的了。
余幽芳宽慰她说:“引进设备虽好,但也要看这项业务是否适合咱们厂,如果原料供应不上,以后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两人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还是将事情上报,让领导派人去与米勒对接。
甭管将设备给了哪里,只要能引进国内,就是对国家有益的。
她俩吃完海鲜粥,又沿着江岸溜达了一个多钟头,返回旅馆时已经快九点了。
叶满枝洗了澡以后,躺在床上想她家吴博士和小崽。
小崽现在肯定在岛上撒欢呢,就是不知道吴峥嵘在干嘛呢。
她们娘俩都不在家,吴博士又过上了快乐的单身汉生活。
她把家人都想了一遍,思绪又不自觉飘到了工作上。
纠结了一阵,她翻个身,问隔壁床的余幽芳,“余工,你说生产设备这么大的事,是不是得跟上级汇报一下啊?除了食品接待组的组长,也应该跟咱省交易团的团长提一提吧?”
余幽芳笑问:“还不死心呢?”
“哎,眼瞧着一条全新的生产线摆在面前,谁能轻易死心啊?”
搞一套生产设备有多难,叶满枝可太清楚了。
去年一整年,她做了那么多次努力,都没能给罐头车间买来新设备。
还不都是没钱闹的。
如今有机会以物易物,用产品换设备,那她肯定要积极争取啊!
余幽芳没想到她这么有韧劲,支持道:“那明天就跟团长说说,万一领导有办法呢。”
叶满枝哪能等到明天,她当即就从床上坐起来,换上衣服就去敲团长的房门了。
交易团的团长,是省外贸局的段副局长。
这会儿时间已经挺晚了,叶满枝又是年轻女同志,他没请人进门。
两人走出旅馆大门,站在马路上就聊开了。
听了她的介绍,段团长问:“那位米勒先生说没说,采用哪种付款方式?全用货款抵扣,还是用货款加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