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被妈妈带去大澡堂洗了澡,又吃了一毛五的冰砖雪糕,心情仍然没啥好转。
叶满枝没能将人哄好,去单位上班的时候,也就没跟牛恩久提那上海工业展的事。
她让周如意提前搜集一些有关上海工业展览会的资料。
周如意找了两天,却为难地说:“厂长,我只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外宾去参观的新闻,苏丹共和国的将军,还有肯尼亚的副总理都去参观过上海工业展览会,但是找不到关于这个展览会的单独报道。我联系了工业局的同志,他们只有前年的资料,问咱们要不要。”
“嗯,那就要前年的吧。”叶满枝看了眼手表说,“我今天要下车间,你就不用去了,先去工业局把资料拿回来。”
《鞍钢宪法》正在罐头车间推进得如火如荼,除了让工人参加管理,还得让干部下车间参加劳动。
叶满枝每周有固定的一天去车间实打实地劳动。
上午在罐头车间,下午去糖果车间、酱菜车间或糕点车间。
反正她一天要跑足四个车间,不但要劳动,还要解决车间的实际困难。
除了她,供销科的所有人也要下车间。
孟烈当上供销副科长以后,暂时没什么大动作,但是非常支持推行《鞍钢宪法》。
他在科室里说,供销科由叶副厂长分管,连叶副厂长都去车间劳动了,供销科的同志总不能在办公室里干坐着。
当然也要下基层劳动,主动联系群众!
他这番话不受同事待见,但是占据了各种意义上的制高点,没人能反驳。
因此,自打孟烈当了供销副科长以后,供销科全员响应号召,分批次去车间劳动一天。
叶满枝去糖果车间劳动的时候,供销科的两个业务员已经坐在台案前开干了。
车间里摆着几排台案,工人们围坐在台案前,给切好的牛皮糖包糖纸。
叶满枝刚干这活儿的时候,工作效率非常低,主要是牛皮糖外面要包两层纸,一层外包装,还有一层防粘的糯米纸。
糯米纸又薄又脆,稍不留神就弄得稀碎。
最近练得勤了,叶厂长效率有所提高,但次品率仍然没能降下来,不合格产品被班长打回来好几次。
与她情况相近的,还有供销科的两个业务员。
“我记得之前去广州出差的时候,看到人家的食品厂都用自动包装机,”业务员苏芩说,“用机器给糖果包装可快了,比咱们这样一个一个用手包快多了。咱们糖果车间怎么不上机器啊?”
另一个业务员在桌下用腿撞她一下,示意她别多事。
车间主任能不知道用机器的效率更高吗?
人家主任都不提,他们瞎提什么意见!
叶满枝来糖果车间劳动的次数不少,其实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
如今什么都强调机械化,而糖果车间算是机械化最低的车间。
从熬糖、制糖,再到包装,几乎全靠人工。
熬糖制糖也就算了,包装这一块儿就像苏芩说的,完全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次品率。
厂领导和车间主任一直不提上机器的事,无非是担心车间职工被精简掉。
有了机器以后,车间减员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