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这一刻。
熊启才恍然发现,如今的嬴政已然不是曾经那一位被他、吕不韦、嫪毐三人夹杂在中间,没有丝毫权利,只能随波逐流的幼王了。
如今的嬴政没有任何人能够干扰他的决定,他不行,华阳太后同样不行。
“臣,谨遵王诏。”
墨君站出来朗声开口道。
诏封墨君为“御史大夫”一事,显然并不在大朝会事先准备的流程之中,这是嬴政一人的决定,不容任何人反对。
而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背后,同样代表了诸多含义。
首先要明白。
御史大夫是什么官职?
秦国的官职制度乃是“三公九卿制”。
其中的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为文官之首。
太尉为武将之首。
而御史大夫这个职位最为特殊,既不属于文官,也不属于武将。御史大夫的职责并非管辖,而是监察,御史大夫拥有监察百官之权,即便是丞相与太尉也在其列。
设立这个官职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制衡丞相与太尉的权利。
三者在官职上同属平级,都是整个秦国仅次于秦王的最高级官员。
单从官职方面来看。
嬴政选择在今天诏封昌平君为“右丞相”的同时,又诏封墨君为“御史大夫”,似乎只是为了一种权利的制衡。
可深究之后,就会发现这件事远不止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