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口径、弹丸大小、重量,以及装药量的不同。
他也无法保证,刚刚完成的岸防炮标尺,精度如何。
他只是根据两种火炮,口径、弹丸、装药量的倍数关系,对原来的标尺进行了重新调整修正。
对于弹道学,他现在也只有粗浅的实践经验。
陆军使用的这套标尺,是闻叔配合他,打出了整整五百三十四发弹丸,通过反复测量总结出来的。
他虽然把弹道拆分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并且证明了,垂直方向的落地时间,和弹丸的重量无关。
下落速度和时间似乎成正相关。
……
但他现在被时间这个问题给卡住了。
现在他能找到的各种计时工具的精度太差。
根本无法有效总结,速度和时间的具体关系。
他正在想办法寻找解决办法……
……
东旭怀着忐忑,顺着被清理出的射击通道,一会儿眯眼目测海面靶船方向,一会儿把标尺紧贴在炮管上测量。
片刻后,大声道:“向左两个身位,炮口仰角调高一个标尺刻度!”
瞧瞧,这就是他现在遇到的麻烦。
就连调整火炮的单位,他都没有统一完善。
……
炮台外侧。
闻奇等人,看着杨东旭指挥下,岸防营将士有人使用转盘调整炮口仰角、左右。
不由微微点头。
闻奇扭头对海军袍泽笑道:“别看东旭这小子年轻,他给我们陆军搞出来的那套标尺很管用……”
一群海军管带听闻奇嘚瑟,唇角不由抽抽。
他们海军和陆军不同。
相比命准率。
他们海军大海作战,更讲究炮击速度。
炮击速度提升了炮击密度。
精度不够,密度凑!
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