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过来,林见鹿在港港呆了差不多一周的样子。
录了《礼物》,喝了大酒,而且是两顿,见了不少品牌方,拍了足足一整天的硬照,还见了三家媒体,访谈。哦,对了,还应下了一篇2000字小作文。
6月30日,港港这边的电台邀请了BEYOND乐队三人组,做访谈。
黄佳驹去世三周年祭日。
虽然即便他活着的时候,在港港这边也没有太红,这边太没有摇滚的土壤了,但好歹也是拿过劲歌金曲的,在港台歌坛上,到底也是一号人物,甚至于,越是离开港港,他和BEYOND的影响力就越大,算是港港乐坛的牌面之一了。
三周年,当然不乏传媒和歌迷要祭奠一下、追忆一下。
电台节目行将结束的时候,很突然的,主持人简单的几句介绍之后,竟是忽然播放起了《礼物》——一份送给逝者的礼物。
节目的听众应该说并不算太多,一来只是电台,二来黄佳驹一去,只剩下其他三个人,在歌迷中的号召力顿时就几乎是到了十不存一的程度。
然而,《礼物》一经播出,却是迅速引起巨大的反响。
它所受到的关注,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黄佳驹”这件事——不少听众随后就打电话到电台,要求重播,但电台回复,这支歌是经过林见鹿特意协助沟通,滚石唱片由专人负责拿到电台来播放,播放完随后已经收回了。没有授权,也没有音源,在歌曲正式发行面世之前,是不可能再播放了。
第二天,全港热议林见鹿新歌大合唱怀念黄佳驹。
带子拿不到,但港媒这边的能量还是很大的,拿到了歌词,也拿到了这首歌录制过程的基本情况。于是大书特书。
有数家报纸,甚至列出每一名参与录制的人的照片,附上了履历简介。又请了行家来,逐字逐行的剖析歌词中的深意与诗意。
并且,多数参与了报道的媒体,几乎无可避免的提到了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据说是林见鹿在滚石唱片帮别人制作新歌,午饭时与人聊到黄佳驹,心有所感,只花了十分钟,就写完了整首歌的词曲,堪称文不加点,才华尽显!
而据正好听到了《礼物》的听众讲,这首歌听起来大气磅礴却又非常温暖励志,而且那么多歌手的声音放到一首歌里,各具特色,却非但没有让这首歌变得杂乱,反而却让它听起来更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感。
对了,还有港媒大声疾呼:我们港港的杰出音乐人,杰出乐队,家驹的祭日,却要由一个内地音乐人,号召内地歌手、湾湾歌手一起来创作作品纪念,我们港港那么多的音乐界同行,你们都在做什么?幸好鹿仔有心,还记得邀请了霑叔和国荣,不然要让港港音乐界的脸往哪里放?
…………
后来临离开前,林见鹿还又特意打电话约了关芝琳一次。
饮茶,闲聊。
本意只是一次正常的社交,毕竟人家主动约了好几次了,而林见鹿在摄影棚里拍照也拍得有点腻歪,需要一张美好的面孔帮自己醒醒盹儿。
结果很意外,跟他过去所听说到的那个关芝琳,有点不大一样。
她的风评……无论当下,还是后世的网络上,嗯,几乎尽人皆知。
美貌是公认的,但与此同时,各种负面的传闻铺天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