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萧清月有些意外。
“但是。”薛牧回答着:“他和我讲了不少故事,清月姑娘要听吗?”
萧清月一听,立即点头:“好呀,那就烦请薛公子给我讲一下故事。”
薛牧的脑海里迅速想着符合萧清月的个性,又要让她迅速喜欢的故事。
不多时,他便开口道:“古时候,有一个姑娘叫祝英台,她生得聪明又美丽,不但会绣花剪凤,还喜欢写字读书,她长到十五六岁了,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学馆里去读书。
但是,那时候是不让女孩子外出读书的,怎样办呢?英台和丫环商量出一个好主意: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去求学。”
萧清月听着这个故事,眼睛瞪得大大的,一下子被这个故事开头所吸引了。
要知道,她往日看的那些话本全都是什么将军公主之类的?
哪有这些?
她两只手撑着下巴,认真的听着薛牧讲这个故事。
“于是祝英台打扮成一个公子模样,丫环打扮成书童,俩人互相看了看,还挺像的,不禁高兴地笑起来。
祝英台的父亲正在厅堂里喝茶,忽然看见一个书童领着一位公子进来向他行礼他慌忙起身答礼让坐,还请问公子尊姓大名”
讲到这,萧清月嘴角不由得上扬起来。
她很喜欢这一个故事里的祝英台。
生动活泼,胆子大。
薛牧全程都在还原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不知不觉,随着时间的流逝,故事已经讲到了一大半。
“时间一晃三年。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说她的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
“祝英台向老师请了假,又来找师娘,表示她和梁山伯同学三年,梁山伯为人诚恳热情,学习勤奋,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她把一个玉扇坠儿交给师娘,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
说到这儿的时候,小蝶立即走了进来。
她和萧清月说道:“小姐,老爷过来了。”
萧清月一听,显然有些紧张,但后来想到薛牧教自己是经过他老人家同意的。
身正不怕影子斜。
她自然不怕。
所以她和小蝶说道:“没关系,他来了就来了。”
萧清月看着薛牧:“薛公子您继续说。”
薛牧此时有些尴尬。
因为他早已经听到门口的脚步声了。
他猜测,萧荀此时肯定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