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为两顿米发愁?
所以薛牧摇摇头道:“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罢了。”
“若是公子有意,小女可以向爹爹引荐公子,让公子入朝为官如何?”赵若璃仍然试探着。
但薛牧知道,自己如今在朝中并没有太多的人脉。
顶多就认识一个萧荀。
还有后宫的墨曦儿、南宫薇。
如果在朝中做官,一不小心被人陷害了。
甚至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所以他还是婉拒道:“多谢赵姑娘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不过现在神捕司缺人手,我还是不能轻易离开。”
“既然如此,那小女尊重公子的选择。”赵若璃并没有多说什么,
而是继续倒了一杯酒。
两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并没有再谈朝堂的事。
反而赵若璃向薛牧讨教了一些文学方面的事。
“不知道公子能否以酒为题,作一首诗呢?”赵若璃询问道。
薛牧想了想,决定也可以小露一手,不然老是拒绝也不是事,便说道:“若是作的不好,还请姑娘见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若璃笑道:“薛公子能够献宝,小女已经感激不尽了。”
薛牧故意站起来,转悠了两圈。
其实他心里早就想好了诗。
但如果太容易说出来的话,会被人引起怀疑。
他不是李白,自然不能假的太明显。
不多时,他便脱口而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说完后,薛牧还低调了些:“作的不好,作的不好。”
而一向见惯名家大儒的赵若璃,听到他这句诗的时候,内心仍然不由得震撼了下。
这首诗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正是最后一句,才是点睛之笔。
也让赵若璃的内心对眼前这个薛牧,更是有了惜才的想法。
赵若璃则说着:“薛公子,这首诗作的很好,你莫要妄自菲薄,小女能够认识薛公子,是小女的福气。”
“哈哈,赵姑娘言重了。”
房间外,等候的蒙挚有些担心道:“长公主在里面这么久,会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