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明船纪》,如今堪称大明造船业的最全面着述。凡四卷,一卷遍述了如今大明各类船只的造船用料规范和图纸,一卷遍述历朝造船工艺的沿革,一卷综述如今大明造船业官方职掌和民间船厂、造船工匠的行业状态,一卷详细注明造船流程的各种管理方法。
在历史上,沈啓四十八岁才于嘉靖十七年中了进士,第二年去工部龙江提举司之后,终于开始发力。龙江在南京城北,是大明一大船厂,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就从那里启航。
沈啓在五十岁时完成了《南船纪》一书,但这一次,他有了新的际遇。
大明的官办船厂统一整合成了宝船监,大明也有了新制式的船只和官方船舶造办管理体系。
此刻,同样刚过五十岁的沈啓已经处在大明造船业的顶端,他期待在他手上,能有超越大宝船的成就。
“这蒸汽铁甲舰,我亲自督办!”他环视着众人,“木铁并用,帆桨同行!铸铁龙骨,蒸汽机桨,搞得清楚这些问题,将来才是船业翘楚!陛下已经降旨,若能建成,下水之日,御驾亲临为贺!”
于是这天下午,宝船监就在附近的天津、静海、保定、文安、青县、沧州甚至山东的德州掀起了很大的阵势。
不仅宝船监,还有其他企业,也都在附近开始了招工大战。
即将大兴土木的天津大沽,自今年开始每年将有百万计的银两从那里花出去,这是何等机会?
诱人的前景吸引着一些青壮,也吸引着运河上的商人。
而在京城,百姓们等着看榜。
二月十五,会试刚刚结束,榜还没出来,但《明报》上刊登了新的消息。
殿试改制、自选方向、再开制科、两个新伯爵的消息不胫而走。
应试举子们晕头转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殿试下个月初就举办。
现在结果还没出来,但如果入了正榜,现在就要考虑选择什么方向。
王崇古十分纠结。
按他以往的观点,王家本就是山西大商,今后最需要的是在官场扎下根来。
可是如今皇帝要将进士分成官府、企业、科学院三个方向,其用意也相当明显。
大察工商在前,成立天下大同党在中,进士分类在后,陛下对于身居官位者招抚自家有关联的生意这件事是不满的。
当官有三种,一种是去官府当官,为陛下“服务百姓”;一种是去企业当官,为陛下和朝廷赚钱、稳住经济命脉;一种是去科学院和文教方向当官,为大明播种未来。
王崇古要做官的本意,就是为了照拂王家生意。
从这一点来考虑的话,选择企业方向,只怕是更好的。
以他家学渊源从小耳濡目染学到的本领,甚至未尝不能去望一望那经世济民科的魁首。
王崇古左思右想了数天,榜终于放了出来。
没有意外,他确实名列正榜。
有了这个身份,他终于可以吩咐下去:“备上两份厚礼,我要去拜访唐国务和杨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