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靖明农甘肃 > 第229章 九时已到各地送终(第3页)

第229章 九时已到各地送终(第3页)

让天下能工巧匠再不断改进岂是全部目的?万事万物若没有利字在其中驱使,就不会更长久地存在下去。

这皇明钟只是一个例证。

物理学问只有能创造新的利益,才会被天下士绅渐渐接受。

现在严嵩开始提前谋划,但刘镇元对这东西的用处,无非是更有效、更精准地抓人罢了。

因为这一次要抓的人很多,散于各地。

牵涉到有可能点燃火药桶、让一些人铤而走险的大事,如今既然不能再钝刀割肉,那就只有雷霆之威。

各地能真的在同一时间行事,最大的作用是事后的震慑。

时间转眼到了刘镇元跟贺平安约定好的时日。

贺平安坐镇杭州,面前是那个留在自己这里的皇明钟。

三根针,短粗的叫做时针,最细长的叫秒针,还有一根分针。

这都是新词,贺平安现在只关注它们所处的位置:已经是下午五时四十三分了?

原先的计时之法,一天十二时辰,一百刻,每一刻又分为一小刻。按现在这新法子,每天最小的一个计时区分就不是一小刻了,而是与之对应的两分钟二十四秒里的一秒。

贺平安感觉用不到这么精细,他现在只关心南京那边如何了,杭州制造局那边又如何了。

此时杭州织造局门口车水马龙。

在往年,那都是日本使团到了,或者京里对丝绸有临时大需求时,杭州制造局门口才有这个景象。

这景象对于今天来赴宴的不少人家来说也很熟悉,在门口的寒暄过程里,竟找到了往日好时光的感觉。

是什么新的好生意还不知道,但今天的巡抚严嵩、织造局总管柳仲、皇明记分号诸人都颇为意气风发,与众人先寒暄着饮宴。

等到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酒足饭饱,严嵩才下了令,一大一小两个钟被搬了出来。

被两个太监端在盘子里的钟穿行在座席间,许多人伸长了脖子去看。

表盘像是日晷,但那转动的铁针不是影子,也不知是为何能那么准确地一会转动一下的。

这第一批由御用巧匠手制出来的钟精致无比,纹饰华丽。

严嵩意气风发地说道:“此陛下实践学之明证!物理之学,尽显奇妙。诸位,你们若能开办工坊,尽悟其理,则浙江在丝绸等物之外,又能成为大明钟表大省、玻璃器大省。若物理之才更多,将来还有诸般巧器,浙江都能占据先机!其中之利,智者自知。本抚已奏请陛下请万法馆供奉赴浙教习,其余不论,大明各级官衙将来采办钟表,就是一桩多大的生意?”

沈远涛连连点头:果然在以新利拉拢士绅大族。

还是老一套,有些地方让富户多出一点血,但又会找别的法子补回来。

这新法的富国之道,莫非就是让钱在朝廷手上多过一道?

南京则没有这一出,刘镇元看到时间已经是夜里八点二十分,站了起来吩咐道:“走!”

从南京锦衣卫的衙署里,二百余锦衣卫身着飞鱼服,一言不发地离开,而后分成了足足十二队。

刘镇元带着十人,去的方向是西边的羊市桥方向。

孟春的宅中,他刚刚送走了方鼎昌等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