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孚敬借着“剿匪军情”之名上的奏疏正经过急脚递往北京送。
夏言在南下,李充嗣在北上。
南海之滨,各个珠池都开始安排采珠。
廉州府合浦珍珠天下闻名,廉州珠市也声名远扬。
这里的珍珠,商朝时就是贡品,此后不论哪个朝代都在这里采集珍珠。
时至今日,合浦区域就有乌坭池、永安池、平江池、杨梅池、青莺池、断望池、海渚池等诸多大大小小的珠池。
这些珠池大多与海相连,滩涂颇多,一年又一年地蓄养着其中母贝。
负责采捞珍珠的叫疍民,他们常年以舟为家,生活在海上,如蛋壳漂泊于海面,所以称为疍家。
但也有一种说法,说他们处于险恶的生存坏境,虽然有独特的谋生手段,生命无保障,如同蛋壳般脆弱,故称为疍家。
这所谓谋生手段,也就是采捞珍珠、捕鱼为生。
常年生活在海上的疍民体态相貌可想而知,这是真正处于大明最底层的一群人。
“水性好的腰上系好绳子,带着篮子下水。”管理珠池的太监板着脸提着要求,“今天每个疍丁必须呈上五两珠子来!以前不敢去的地方,都拼了命憋着气去探探。若捞上来超过五两的巨珠,本官重重有赏!”
皇帝大婚所需要的各种东西里,珍珠主要都由广东这边提供。
总数量将近五万两!
珠池太监心里是很着急的:按理来说这珍珠十年左右大采一次才是合适的,但架不住过去这十几年里宫中和一些重臣不断加派啊。
正德九年就大采了一次,一共交了一万四千两上去。
三年前又采了一次,那次就只采出来不到四千两。
这一次所有珠池一起采捞,能不能采够数目还不知道,但恐怕采上来的珠子质量就堪忧了。
他回到了房里走来走去,过了一会之后就吩咐自己的干儿子:“去把那十七家的东主都给我找来!”
实在没办法,就只能看他们那里的库藏如何。
想要继续做这珍珠的生意,今天无论如何必须帮他把这一关先度过去才行,好不容易没有被去年的风浪波及!
疍民采珠只是一角,广东、广西、云南等许多地方的深山密林里,无数的役夫都被驱使着去寻找、砍伐那些珍贵的木料。
这件事情其实从去年的下半年秋收后就开始了,因为新皇既然已经登基,今年自然而然会有这些要求。
廉州珠市里,有三家商号的管事急匆匆派了下人赶赴广州府。
翻山越岭赶到广州府时,已经是两天后。
远影楼上,几个人又聚了起来。
“珍珠只牵涉到疍民,不过那几个太监既然求到咱们这了,那就是一个逼字。”说话的人目露精光,“大海何茫茫,天下不只广东产珠。我的珠行里倒是还存着三千多两,更有三十余颗绝世好珠。怎么样?一起诉诉苦?”
戴着戒指颇为粗犷的那位雷兄咧着嘴:“这珍珠啊,广东若凑不出大头,那陛下的婚事可就难看了。张藩台担着责任,珠池那些阉货是死活不肯说什么内情的。老子估摸着,这次不知要逼死多少疍民,就算调兵去捞也捞不够!七年里大捞三次,哪那么多珍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么说,都愿意一起?”摇折扇的雅士微笑着,“真逼急了,说不定临时给各县加派本色珍珠。要做,就做到那一步。等乱子起来了,看张抚台是先继续杀陛下的家仆,还是去各家各户大索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