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办法,暂时想不到,想出去,也不行。
不过,罗星并不慌张。
因为经历过“银河灌顶”那一晚,知道一切都不会那么复杂。
正在此时,忽见“天空之上”——也就是比中丹田还高的上丹田处,一股莹莹发光的“水流”,正缓缓坠下!
这是,银河灌顶再来一次吗?
罗星有些愣神。
这回,就真叫“眼见银河落九天”了!
或者叫“银河之水天上来,落入银河不复还”!
这股充满灵力的水流,穿过上丹田和中丹田,犹如瀑布落入山渊,还没落地,散成阵阵水雾,接着,流入“银河模型”尚未被“小恒星”点亮的四分之三,填满那些原本应该不满恒星两点的部分,组合成一个由“星云”构筑而成的银河系漩涡。
就这么的,一个由八千多颗恒星和发光“星云”组成的银河系模型,完成了。
罗星看着这一幕,自言自语道:“这也行?偷工减料吗?”
话音未落,银河模型的转动速度骤然减慢,就像是已经彻底定型一般。
罗星满心讶然,还以为是自己这一句吐槽,让自动运行的《星罗诀》不高兴了……
当然,罗星并不确定《星罗诀》是一个单纯的金手指还是有着智能化情绪的“系统”,不过,自己无从论证,也不想计较。
现在,银河系模型完成了,自己所“感悟”的周天星辰运行之道,下丹田应该也算完成了。
那么,《星罗诀》会出现怎样的新变化呢?
罗星正在猜测,却见银河模型忽然又动了起来,却不是旋转,而是整个扩散开来。
就在罗星疑惑之际,那八千多颗恒星又再一次将罗星“包围”起来,沿着原本的天球模型旋转没,而那些发光的“水雾星云”则成了天球之外氤氲的水雾,将整个下丹田包裹起来,让罗星连上方的中丹田都看不清楚……
从银河系模型变回天球模型?
这又是什么操作?
正在罗星疑惑之际,天球之上的星辰再一次动了,聚拢到一处组成银杏叶形状,接着,外面的水雾也靠拢过来,一起组成了银河系模型。
罗星隐隐明白过来——这似乎是下丹田的两种形态相互转化!
天球模型,就是以地球为观察点所看到的周天星辰,其实也是目前罗星在修仙界能看见的周天星辰展现出来的模样。
银河模型,就是以地球上的科学理论解释星辰的运行规律。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