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未解之谜这种操蛋的事情,听起来虽然很有逼格,实际上,也会被业界的从业人员前赴后继地骂得跳脚……
就好比,数学界的一些猜想,固然有很多人愿意去挑战,但挑战的人,肯定不知道骂了猜想提出人成千上万次。
没事瞎J8提出什么猜想啊?您TM要是真的利害,您把他证明出来不就好了?
左猜右猜,更多猜想其实都是错的。
只有少部分,没被证实的,且对数学基础研究影响比较深远的猜想,才为人众知。
挖坑不埋,不是一个好的科研品德。
“方教授难道,对放疗的基础研究也有涉猎?”苏鹏启并未完整阅读过方子业写过的相关文章,所以他真的不知道方子业的科研边界在哪里。
反正,目前他搜集到的资料,显示着方子业擅长基础科研、术式改良的临床科研、动物试验三大版块。
“有一点,也有一些想法,不过现在并不是仔细探讨的时候。”
“苏医生不妨把我的想法给马老师说一声……如果马老师不同意的话,我们就再想其他的办法。”
“苏医生这次来汉市,肯定不止待一天两天的对吧?”方子业回。
想要吸引一个院士,普通的idea肯定是不够格的,会让别人觉得你有毛病。
一个普通术式的改良,你拿着去给裘正华老教授投诚,他肯定都懒得看你一眼。
因为如果他愿意的话,这样的小改良,他一年就可以提出来十几个,不差你这一个。
除非是原创,除非是对目前的新病种进行重塑的治疗研发,或者像是对肿瘤治疗的基本方式产生变革式影响的改良,才能对他们产生浓厚的吸引力。
其核心就只有两个,要动摇到“基础”!
基础版块、基础原理、基础理论的东西!
因为基础动摇了,一切基于基础的上层建筑都得重新推翻掉。
以新的基础所衍生的一切改良,都脱离不开基础理论,这样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也会使得一个病种的治疗,产生翻天覆地地改变。
甚至用脱胎换骨都不为过!
……
十点左右,方子业几人自酒店里告辞。
苏鹏启还要给马俊院士汇报今天的谈话结果,方子业几人也要各自回去休息。
从酒店的电梯走出来时,大堂刺目的灯光使得揭翰的眼睛轻轻一眯,语气略迟疑:“师兄,我们骨科的放射治疗涉猎不多。”
“您这么给马老师抛诱饵,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啊?”
骨科肿瘤的治疗常规中,没有放射治疗这一项,放射治疗多是为骨肿瘤转移患者缓解疼痛的姑息性治疗。
方子业转头道:“骨科肿瘤放射性治疗的治疗原则,你没背过吧?”
胡青元停了两秒钟,便提取了相应的记忆突触:“不易进行手术的部位。肿瘤较大手术困难者。患者强烈拒绝手术。”
揭翰看了胡青元一眼,略低下了头去。
比起背书,他这个理论非常深入的人,都比不上胡青元。
只是胡青元目前只停留在背的层次,完全说不上理论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