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生理学,外科学。”
“学科交叉。”
“师父,我真的不无聊了,也不敢无聊了。”胡青元给方子业保证,也表态。
言之有物的表态,就不是对付。
胡青元能够给方子业罗列这么多东西来,证明他真的思考过,而不是简单的泛泛而谈。
“不无聊了就慢慢来吧,一步一步来。”
“操作先学应用,后去体会理论。理论先学理论框架,而后再去尝试着体会应用。”
“我这么说起来可能有点拗口,但就是这么回事。”方子业道。
“师父,理论就是先看嘛,看全貌,然后再落实到具体,由上而下。”
“操作就是先做嘛,先做一点细节,而后才形而上学到理论,到哲学,自下而上。”
“如果什么时候可以在中途相遇,交融相汇,那么这个世界就太有意思了。”胡青元很有自己的思想。
他很聪明,他的知识体量也很大,他看书不多,但看过的书都记得,他的经历也不算简单。
因此,与胡青元谈话,会让方子业有一种不是在和学生聊天的感受。
这是与一些教授谈话时都没有的体验感。
“去吧,师父还给你多说一句。”
“之所以师父要让你支撑起来骨架,是因为从现在开始,于你而言,再没有一本系统化的书,可以完整地让你吞下去。”
“你所接触到的任何新的知识点,学识,都是支离破碎的。”
“也不会有人带着你一点一点地将其填充至合适的位置,这一切,更多还是要靠你自己。”
“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该放在哪里,都是你自己去填,可能填错了也就填错了,甚至会错一辈子,由此执着,由此再也无法进步。”
“很多教授,知名的教授,学者,都会困在这一步。”
“很残忍,但也很精彩。”
“现代的江湖论道不是打打杀杀,因为打打杀杀太简单了,现代的江湖论道,论不出去,你把其他人杀了也没有用。”
无形的竞争,才是最残酷的,走不过去,你自己也就走不出来。
困郁,无知两个字,在很多学者的视野里,都是常态。
胡青元默然从办公室离开,脚步不快不慢。
他轻拉开门,轻带上门,没有发出多余的声音,生怕打扰到方子业的思考。
其实胡青元不知道,方子业此刻并未进行任何思考,而只是在放空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短期内什么都不想。
如此持续了大概十几分钟,方子业就出门看了一眼明天拟手术的患者术前检查。
大概核查扫了一遍后,方子业这才离开了科室。
……
洛听竹的行李正式收拾好了,已经放进了粉红色的行李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