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方子业也不是真的在甩脸子,秉持的是先紧后松原则:“原则上的事情,必须要遵守底线。”
“原则之外的事情,大家都可以商量着来,我以后很多时间都会在病房、手术室、门诊。”
“偶尔也会去我们科室的特设练功房,所以?”
“我不怕你们提问题,包括曾教授,王教授,都不会介意你们提出问题。”
“反而你们要主动,别那么好面子!~”
“学习嘛,又不是让你们跪着,更不是让你们卑躬屈膝,拉下脸请教别人不丢人……”
就这般,方子业结束了人生中作为病区主任的第二次交班。
交班完后,方子业第一次感觉到科室里的下级医生看向自己的眼神带着惶恐不安。
方子业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科室里的主治大哥,在结束交班后,与自己对视时出现眼神闪躲。
方子业也是第一次感觉到,其实,现在的自己,已经开始走了老一辈的路子,那就是开始“以权压人”,也开始思考‘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条思路!
人生处处是课堂,人生时时有闭环。
方子业也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带病区不是带一个单纯的小组,大棒子和枣子都必须给,也不可能再如之前小打小闹的小作坊态。
至于能不能做到让人又敬又爱,方子业也不敢保证。
病区初建,方子业必须要下狠功夫来树立起规矩,然后看有没有机会将这些生硬的规矩融入成日常。
交完班后,兰天罗与李诺等人一字拉开。
李诺这时候,才把话题归到了组里面的患者身上:“子业,你从门诊收进来的病人,都是些啥啊?”
“把这么些病人收进来,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兰天罗也挺疑惑:“师兄,八个病人里,就只有两个患者是常规的功能障碍,另外三个,极大可能是考虑神经退行性病变。”
“一个下肢多发感染的,还有两个单下肢骨缺损的……”
“这真的是我们组可以吃得下的病种么?”
兰天罗到过恩市,但没到过疗养院的临床区。
做一行专一行,兰天罗如果是朝三暮四,身在科研区,心在临床的人,他走不到现在这一步。
做事情得专心,所以他不知道方子业在恩市疗养院临床区诊疗的具体病种。
方子业背着手,淡定地道:“我选的这些病人,其实是在给你们做兴趣定位!~”
“急诊的毁损伤保肢术我就不提了,你们都知道,这已经是我们医院的常规。”
“功能障碍的功能重建术,功能重建术后翻修术,在科室里也看了不少了。”
“不过,这些病种的入门门槛都有点高!~所以你们的参与感不足。”
“但骨缺损与重症感染不一样,你们都可以慢慢地渗透进来。”
方子业说完后,胡青元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插了一句嘴:“师父,我们收的这些病人,处理起来很难么?”
胡青元只是跟着方子业实习过,那时候方子业才任住院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