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市场火热,但竞争也日益增大。
依琳服装店凭着先机,在海市众多服装店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同时也面临着被同行模仿的压力。
孟晓曼的服装店,收入也不似从前。
面对这样的困境,孟晓曼找江若琳商量后,两人打算在海市开自己的服装厂。
这样生产的服装专供依琳服装店,就能以此跟其他服装店进行区分,提高竞争力。
不同于依琳服装店,服装厂的投资,孟晓曼占大头。
这一年多挣的钱,除了投资新店,买了三套郊区平房外,还剩下不少三十来万,孟晓曼打算全部拿出来建云裳服装厂。
江若琳则拿出了二十万。
选址、租地、建厂房、购置机器、招工人···,等一切事情办好,已经是暮春了。
布匹是从古康平的纺织厂订购的,然后送到印染六厂进行印染,再送到服装厂裁衣,最后送到依琳服装店上架售卖。
孟晓曼关了云裳服装店和裁缝铺,将聂小双、李银花、周大娘等人等店员都招到了服装厂。
她从学校的美术系招了几个有绘画功底的人,成立了服装厂的设计部,亲自负责,同时负责厂子的管理。
服装厂的占地规模并不太大,资金大头都花在机器设备购买和车间的搭建上,厂子里采用的流水线模式,每个车间只负责一道工序,提高生产的效率。
云裳服装厂生产的衣服,是根据最新流行,稍加改进、设计而成的。为了稳妥,云裳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只占依琳服装店的一部分,等顾客认可后,再逐渐增加。
等服装厂走上正轨,已经到了初秋。
这天,孟晓曼从服装厂下班回家,顺路去学校接安安放学。
安安已经六岁了,上了一年级,翠翠,升学入了高中,由于高中离家有点远,便住在学校,周末才回家。
萧向东又往上升了一级,刚上任,工作很忙,有时候周日都要处理工作。
明华路的别墅装修好了,但是两人都比较忙,一直没来得及搬。正好收到吴奶奶的传真,说中秋节带儿女回海市探亲。
孟晓曼打算等吴奶奶回来再搬家,也算完成了帮吴奶奶看房子的嘱托。
周日,孟晓曼和萧向东都在家,打算将吴奶奶的房子给收拾收拾,将要自家暂时用不到的家当给规整好,等搬家的时候方便点。
“这个黑白电视机要不要卖了?省得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