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炸锅的几个学生,只有那几个最先到校,在校园的张贴墙上看过程行成绩的学生,他们已经被震惊过,已经麻木了。
许多人都穿上了新衣服,不论男生还是女生,打扮的也要比往常更加靓丽。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安河》只是一篇带有地域色彩的写景文。
但是语文一张卷子,没有三四分钟是改不下来的。
这篇文言文,实在是写的太好了。
下面的学生一大半都炸锅了。
就像是罗光所说的那样,《安河》这部作品虽然在许多安城人心中分量极大,特别是上了年纪,一直生活在安河两岸的人。
这次的作文,让学生写的是一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议论文。
已经是腊月二十六号了,距离过年,只有四天时间。
起码在安城一中的历史上。
他批改卷子已经够快的了,作文就只是匆匆撇上几眼。
程行这是在用古人之观点,论今日之证。
腊月二十六的上午七点。
“孔组长,我这有篇作文,不知道该怎么打分。”隋东走过去说道。
这种现象早就已经存在了,程行没有去张贴墙去看自己的成绩,而是将手缩进袖筒里向着高三的教学楼走了过去。
紧接着下面,他又用了苏轼的“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本没有什么大小之分,如果从物体的内部去看,没有什么物体是不高大的。用这个典不算绝,绝的是程行用了这个典之后的论证。
虽然已经是上午九点了,但冷还是真冷啊!
从乡下坐车赶过来,得需要好几个小时。
轰!
当郑华将这个成绩公布出来后。
这个分数,不止空前,估计以后也都不会有了。
郑华走进了教室。
这样才能朗朗上口,让人读完只觉得酣畅淋漓。
这篇文言文,可以说是把炫技玩到了极致。
这个时间,差不多安城出打工的人都已经回来了。
因为程行这篇文章根本没法去扣。
像其它科,比如数学英语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