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4个省市,60多家工厂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生产专用的水泵、电动机、变压器和其他设备,总数多达2160多台。
总理亲自批示,要求铁道部以该项工程物资运输优先,第一时间运到现场。
1965年2月27日,东江深圳供水一期工程胜利竣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月1日,广东各界和香港同胞共同见证了一江清水越过高山奔流入港。
自此,东江水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香港。
自此,香港的水荒成为历史,香港市民想用水,拧开水龙头就行。
……
华东水灾,让许多香港人想起了三十年前香港旱灾,内地同胞对香港的帮助。
许多人自发走上街头,给灾民捐钱捐物。
繁华的铜锣湾街头,几个简易凳子搭起的小台子,上面盖一块白布,放几个募捐箱。
后面用红色的字体写着:请踊跃捐款!为华东灾区同胞献出一份力!
无数市民在此驻足,慷慨解囊,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一些背着书包的学生,捐出了自己的午餐钱。
一位残疾人也来到捐款箱前捐款,由于身体原因,由于他的身体不听使唤,颤颤巍巍好久才掏出钱包。
他掏出十块钱,但由于手抖,募捐箱的口子又不大,还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能进去。
这一幕被现场的记者用摄影机记录了下来,播出之后,感动了无数人。
一位阿婆捐出了自己的棺材本,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说:“28年前,香港大旱,四天才能领一次水。内地那边听说我们遭了灾,好多人自发担水到香港,要不是他们,香港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是救命之恩,不能不报啊!”
记者听到阿婆的这番话,十分感动,对着摄影机说道:“1964年香港遭逢百年一遇的大旱灾,正是内地同胞无私的援助,才帮助我们香港人度过了难关。现在内地正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水灾,也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一起帮助我们的同胞度过难关!”
你捐,我捐,大家一起捐,一时之间,捐款救灾成为香港市民的口头禅,三句不离一句:你今日捐咗未?
灾难面前,所有人都结成了一条心,因为大家都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同胞!
由于杨叶在华人世界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所以他处理完美国的事务后,便第一时间赶回了香港。
……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楠握着杨叶的手,感激地说道:“杨先生,你回来的正是时候啊!”
杨叶说道:“同胞受难,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在所不辞。”
本时空,内地的形象要比原时空好很多,沿海一带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学生们看到了希望,也都很安稳。
只不过今年的灾情席卷大半个国家,实在过于严重,不得以才向国际社会请求人道主义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