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
司机开着车,谢庭锋还是脑子一团乱,
萧逸也没管他,而是直接打开了小本本,
下一秒,他的意识就被抽离了。
这一次,萧逸感受到的叶问的记忆,比之前的还要清晰许多。
萧逸此时,已然变成了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小男孩。
小男孩看着面前坐着太公椅的老者,恭恭敬敬地跪下磕头。
年纪尚小的他,每日清晨便起身,迎着微凉的晨风开始练功。
师父总是站在一旁,默默观察,时不时指点几句,但更多的是让叶问自己去感悟。
咏春拳讲究的是贴身短打,手脚并用,寸劲为主!
因此,叶问的练习从最基础的“站桩”开始。
一连数个月,他的任务就是站在那儿,双腿微曲,脚掌与地面牢牢贴合,腰板挺直,双手摆出咏春的标志性架势——小念头。
这个姿势看似简单,实际极其考验耐力和体力。
时间久了,叶问的双腿开始颤抖,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他却咬牙坚持,直到腿脚麻木为止。师父的声音会在耳边响起:
“站稳根基,才能发出力量。”
待他站桩功夫扎实后,师父才让他开始学习招式。
每一拳、每一掌都需要准确、迅速、果断。
叶问反复练习着咏春的基本动作,冲拳、摊手、膀手!
每次出拳,师父都会要求他打在木人桩上,木桩的坚硬与他的拳头碰撞,每一下都让叶问的手臂发麻,但他从不退缩。
寒冬腊月,叶问依然早起站桩,木人桩的表面冰凉刺骨,他的拳头一次次与其相碰,疼痛却仿佛成为了一种习惯。
夏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襟,他的拳头依旧不停挥动,掌风阵阵,丝毫不懈怠。
练拳之外,叶问还需练身法。咏春拳讲究贴身近战,步法灵动至关重要。
师父让他在狭窄的巷道中练步,双脚交替移动,每一步都必须迅速且准确。
巷道里空间狭小,叶问每次移动都得小心翼翼,避免碰到两侧的墙壁。
这种训练让他的步伐变得更加灵敏、轻盈。
就这样,日复一日,叶问在师父的指导下,寒来暑往地坚持练习。
他从稚嫩的小男孩逐渐成长为咏春拳的高手,拳法越来越稳,步伐越来越快,而他眼中的那份坚定也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