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哈哈大笑,上前一步向袁绍躬身行礼,朗声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此番公孙瓒兴兵南下,看似危机重重,实则乃天赐主公得冀州基业之良机啊!”
众人听闻,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袁绍亦是满脸好奇与疑惑,急切地问道:“奉孝何出此言?公孙瓒大军压境,众军皆惶恐不安,我观你独面有喜色,莫不是已有退敌良策?还请速速道来。”
郭嘉悠然一笑,缓缓说道:“主公且想,公孙瓒勇武,三路大军南下,气势汹汹,在座诸位皆是英雄豪杰,见此情形亦难免忧心忡忡。
而那冀州牧韩馥,生性懦弱,胆小怕事,如今面对公孙瓒这般强敌,想必早已吓得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惶惶不可终日。
此刻我军只需派人不断前去游说于他,以其懦弱之性,必难以承受这巨大压力,极有可能将冀州拱手相让给主公。”
陶洪丘眉头一皱,质疑道:“即便主公侥幸得了冀州,可如今这冀州外有公孙瓒大军虎视眈眈,内有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实乃烫手山芋,又该如何应对?”
郭嘉神色自若,侃侃而谈:“陶公此言差矣。
冀州乃三晋之地,自古以来便是帝王成就霸业之根基,非英雄豪杰不能守之护之。
公孙瓒不过一介匹夫,虽有勇力,却无远谋。
只要我军能寻得良机,一举打败公孙瓒,便可尽享青州与冀州之地,成就一番大业。
至于如何打败公孙瓒,诸位皆是当世之杰,才思敏捷,智谋过人,难道还能没有好主意么?”
陶洪丘见郭嘉言语间似有调侃之意,不禁恼怒道:“你说了这许多,皆是些空话好话,并无实质之应对策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且单问你,公孙瓒三路大军来势汹汹,你说哪一路才是主力?”
郭嘉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依我之见,必然是渤海郡一路。”
众人一怔,大家虽然都有自己的想法,但都没有态度如郭嘉这样笃定的。
反正就是猜测的八九不离十,但谁敢打包票呢?
“何以见得呢?”袁绍问道。
“诸位且听我细细道来,渤海郡与中山国地处偏远,并非冀州牧平日防守之重点所在。
而河间国乃冀州之门户,战略地位至关重要,韩馥必然会在此处布置重兵。
公孙瓒此番前来,其目的并非单纯攻城略地,乃是另有图谋,所以其主力绝不可能置于中路。
那就只剩下中山国和渤海郡。
若其大军前往中山国,难不成是要翻过太行山去攻打匈奴不成?
此路于他而言,并无太大战略意义。
但是,只要攻下渤海郡,便可将青州与冀州分割开来。
如此一来,公孙瓒既能够侧击冀州,又可随时转攻青州,进可攻退可守,实乃上上之策。
故而,渤海郡一路,定为主力。”
众人听闻郭嘉这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顿时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
袁绍想了想,看向荀谌,道:“军师,这边劝说韩馥的事情,就全部交给君了!”
“敢不效命?”荀谌神色肃穆,双手抱拳向袁绍施了一礼后,当即便点了袁谭、逄纪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