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今晚胤禛去翊坤宫吃饭的消息人尽皆知,只是没想到胤禛居然不留宿。
“朕有些心烦,路过翊坤宫,就想着进来看看皇后的身子如何了。”
胤禛这话一说,宜修就明白了,摆明了是在柔则和年世兰那边没找到好办法,就到她这儿了呗。
“那皇上可要歇息?”
宜修想着你不提,那我也不提。
“皇后就不问问朕是为何心烦?”
“皇上心烦那必定是和前朝有关,但后宫不得干政这个事情,臣妾还是谨记的。”
宜修心想自己是皇后,不能干政,但你要是允许了,我就给你办法,你要是不允许,那你就烦着吧。
“敦亲王殴打言官一事你也听说了不少吧。”
胤禛听了宜修的话很高兴,总算没有人去挑战他帝王的威严了,便直接将这些事情告诉宜修。
“是,臣妾在后宫都听到了一些,想必外边传的更甚。”
“是啊,这也是朕心烦的地方,此事若是解决不好,只怕要惹起人神共愤,可眼下一个解决的法子都没有,不知皇后听了可有什么好方法?”
“皇上这是允许臣妾干政?”
宜修装作一脸惊讶的模样。
“这不是干政,就当是我们夫妻俩唠唠家常,聊聊天,你说敦亲王这件事朕该不该罚。”
听胤禛这么说,宜修心里也没顺畅多少,还夫妻呢,不过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嗯…臣妾想着,这个时候无论是罚与不罚,都不是第一要紧的。”
“哦?”
“臣妾以为,眼下最重要的是安抚人心,化解敦亲王与朝臣的矛盾,两虎相争,必定有一方受伤,且无论是哪一方伤了,归根结底伤的都是大清的根本。
敦亲王此时刚劳军归来,颇得瞩目,若这个时候责罚敦亲王,只怕会引起朝中武将的不满,其实这个时候无论皇上罚与不罚,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敦亲王和张霖,一方是武,一方是文,两方都是皇上的左膀右臂,其实言官们也并不是非要处罚敦亲王,他们想要的,不过是一个态度,敦亲王大不敬在先,言官们也只是做了他们分内之事,依臣妾看,最好的就是让敦亲王亲自登门致歉。”
“敦亲王是心高气傲之人,让他登门致歉,简直还不如杀了他。”
“那可未必,臣妾听闻敦亲王一向敬畏福晋,无论敦亲王如何,可对福晋,向来都是言听计从的,臣妾想若是此事福晋出马,自然是无往而不利的,而且臣妾见过敦亲王福晋,也知道她并不是一个悍妒无知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