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定寺,悲田院内
莫婤几个小辈,正瞧着跪了一地,表情虔诚的信徒们,瞠目结舌。
信徒们,或头昏脑涨,或皮肤瘙痒红肿,或面色蜡黄发黑,或缺胳膊断腿……瞧着皆是有病之人,却是跪得笔直,目光痴痴皆望着最前方。
最前方是一高僧,立于无量寿智如来佛像下的,双眉剑扫,两眼横波,腰挎戒刀,足穿芒履,身披七幅布偏衫,口中念念有词,双手虚虚实实晃荡着,手下是一株长得茂盛的草。
莫婤定眼瞧去,草外形茎直立,顶部多分枝,植株光滑无毛,通体翠绿,带着白粉霜,应是株品相不错的菘蓝。
它在现代被人熟知的是根,也叫板蓝根。
“小哥,这是干甚?”她挑了个离她最近,瞧着神情正常几分的信徒,轻声询问。
“这是在求药!”小哥梗直着身子未动弹,却低声答道,“待大师将手中治百病的草药摘下后,会熬成百病皆除汤,一人赐一碗。”
莫婤:菘蓝什么时候能……治百病了?
心头震惊不已,脑海中将自己看过的,古往今来的药典,回忆了个遍,还未能说服自己,就被身旁的阿婆猛地拽了下。
“小娘子,今个是碰上了,快也跪下虔诚些,若能讨到一碗就是你的福运了!”阿婆笑眯眯道,一幅她捡了个大便宜的模样。
莫婤连连摆手,露出个遗憾的表情,鬼祟道:
“不了,不了——我信道。”
阿婆面色骤变,一幅“我懂,我懂”的神情,伸长脖子同她耳语道:
“你定是灵虚观遣来打探消息的罢,听说你们道观也办了个济病坊,下回我再有病就去你那儿找你,你可得给我便宜些!”
“我不是灵虚观的……”见阿婆竟还攀上了关系,她正欲解释,又被阿婆打断。
“你们那儿收铜钿几许?”阿婆轻声细语道。
“他们这儿收几何啊?”她亦压低声儿反问道。
阿婆似笑非笑地对着她抛了个眼色,竖起了一根手指。
“一个铜板?”
“一石五谷。”
她瞬时瞪圆了眼问道:“这般贵,何不请个郎中?”
“郎中胡乱抬价且哪有高僧灵验!你是出身道观的女冠,怎未参透求人不如求神的道理?”
阿婆拉着她语重心长说,竟觉她是道性不佳,还欲安她的道心。
见她若有所思(其实是惊呆了),阿婆又于她耳畔问:“我若多带个熟客去,价可否廉些?”
说罢,又左右打量戒备了一番,生怕被人将此砍价秘诀听了去。
这……这是古代版传销+杀熟?!
见阿婆不知怎被洗的脑,莫婤忙好言相劝,欲将她的扳回来,好说歹说,阿婆却是白了她一眼,丢下了句:
“真抠,难怪你们没信徒去!”
将她刺了句,就扭回了头,不再理会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