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玥瑜哽咽声传来:
“都怨我,当初首肯了这门亲事,否则阿玉如今怎么会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地步。”
“而且,阿玉说得再狠,但我看得出,她根本没放下顾屿时。”
当今鼓励寡妇二嫁,退亲再相看,顶多一些人家说些酸话罢了,周玥瑜不担心这个。
周玥瑜担忧的是,阿玉根本没放下顾屿时,指不定心底多么难受呢。
封榕臾拍了拍她的后背,叫她别自责: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待这门亲事退了后,你再替她多相看两家,等眼里有新人,哪里还记得什么前人。”
这话说得……
周玥瑜哭都要哭不出来,但她不得不承认这话在理,她心底不由得盘算起京城内还没有婚娶的人家。
封温玉不知道,她还没退亲呢,父母已经有了给她再相看别人家的念头。
便是她知道了,她也不会反驳。
她又不是真的要在顾屿时这一棵树上吊死。
难道没有顾屿时,她就不嫁人了吗?
封温玉此时正忙着,她将顾屿时给她送的东西,包括首饰和各种书信都整理到一个箱子中,准备到时候都还给顾屿时。
若是对方不要,她也要扔了去。
她看话本子时最讨厌那些当断不断、藕断丝连的人。
她才不要做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锦书和书瑶手足无措地看着,要上前帮忙,姑娘还不许,她们没有办法,只能看着姑娘自己收拾。
彼此对视一眼,都觉得姑娘倒霉。
真是遇人不淑。
往日怎么没看出顾大人是这么混账的人呢!
顾屿时向来是说到做到的。
三日后,封温玉见书瑶匆忙跑来,一手指着外面,气喘吁吁:
“姑娘,姑……顾大人来了!”
书瑶下意识地喊姑爷的,但想到之后顾大人和姑娘再没有关系了,书瑶又忙忙咽了下去。
封温玉做足了准备,但真到了这一刻,她依旧是脸色微变,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