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小说网

三K小说网>朕这大明还有的救顶点 > 第484章 京营开拔(第3页)

第484章 京营开拔(第3页)

并且与运粮相比,运人要更加小心,对此水师官兵也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唯恐出现什么意外。

“开船喽!”

伴随着一声声的号子,在天津港口的船只纷纷升起了船帆,上百艘船一起拉帆有种遮天蔽日的感觉。

虽然繁华的天津港,这种情形早已习以为常,但上百艘船只竞相出海的情景还是很蔚为壮观的,惹来码头上的人一阵阵惊呼。

而船上京营的士卒现在就算再怕依然无用了,只能一边稳住身子,一边怀着忐忑的心情,祈求一路上平安无事,能顺利抵达辽东。

——

无论是天津还是北京,京营出发的消息只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于他们来说京营的事情只是一时的新闻罢了,他们更在意的是如何生计,如何有一个更好的前程。

为此有些士子天天在图书馆外排队,希望在里面看书抄书,不知是为了功名,还是为了抄书赚钱。还有些不识字的百姓或去通州、或去遵化、天津干活。

“朝廷新设京师同文馆,本是为了翻译西洋著作,以为我大明之用。但西教僧侣过少,翻译缓慢。为此陛下开恩,特命京师同文馆开科招募生员。只要为秀才以上生员,便可前往京师同文馆应募,如果优秀者,哪怕没有没有功名在身也可。”

现在京城的一家茶楼内,报博士正拿着一份《大明日报》诵读。

茶楼里的顾客有人喝茶,有人吃酒,但大多人都在认真听报博士的诵读。现在听报纸已经成为了京城人吃茶喝酒,亦或者茶余饭后消遣的重要方式。

毕竟在天子脚下,一板砖拍下去都能砸出来两个官,如果谁不了解朝政动向,平时的聊天根本聊不进去。

“这可是个好营生,我可听说最近天津府那边来了一些西洋番,说的话根本听不懂,必须靠译者翻译才行。但是翻译难寻,为此有些与西洋做生意的商贾,给翻译开除的月酬高达十两一月。如果愿意跟随商贾前往澳门或者南洋,那么月酬可高达二十两以上。”

一个头戴方帽,身穿青衣的商贾见京师同文馆居然招生员学西洋话,当即惊讶起来。

他早就听说译者难寻,没有想到皇帝居然招人学习西洋语,这可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哼,大明士子放着圣人经典不学,学什么西洋话,真的是舍本逐末。现在朝廷改制国子监,秀才有这功夫,还不如考入国子监学习呢,学习西洋语有什么用。”

那个商贾的话一说出来,顿时引来众人冷笑与冷嘲热讽。在他们看来西洋话没有什么用,还不如去国子监呢。

根据之前朝廷颁布的制度,规定各布政司每年可从辖区的府县各学内,每年贡举学行兼优、年轻有为者二十人到北京国子监学习,再选二十人到南京国子监学习。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共选拔六百名士子学习,学制跟以前一样,还是为四年。

等学业成功出来,就如同举人功名,既可以参加会试,也可以到吏部等候补缺。

这跟去京师同文馆学西洋话比起来,真的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