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远航向院子里的工人们微笑着招了招手,在广玮友的带领下,向车间内走去。车间里有着几台简陋的机器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是市场上常见的各种竹凉席。车间的一角就是成品区了,一摞摞排列整齐的产品正准备装车外运。
广玮友很健谈,一边带着这些人参观,一边滔滔不绝地向陆远航介绍着他的产品如何如何的畅销,不仅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还出口到了国外呢。
当陆远航问到全镇一共有多少家这种生产竹木业的联合社时,广玮友非常自豪地说,全镇就是他这一家,但是,全镇生产这种竹木产品的家庭可不少。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搞这种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送到他这个联合社,由他们这里统一包装外运。并特别说明在成立这个联合社时,镇里给了他很大的帮助,缺少的资金也都是汝书记和聂镇长帮他们从银行贷来的。
说话间,陆远航看到一辆手扶拖拉机开了进来,车上装满了各种竹制品,几个工人围上去一边卸车一边细心地检查着质量。
陆远航走到了那些送货的人面前问道:“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家里生产的吗?广老板帮你们销出去,你们是不是还要给他一部分劳务费啊?”
应一伟把陆远航的话翻译给了那几个人听,那几个人立刻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听他们说完了,应一伟才把他们的话总结了一下,汇报给了陆远航。
“陆书记,这些老乡都夸广老板人不错,帮他们销出去的产品只收不到百分之五的劳务费,比他们自己出去卖要划算多了。”
陆远航听后,表扬了广老板这种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的精神,并肯定了安江镇委和镇政府的这种做法,赞扬他们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实事和好事。他的讲话引来了各位官员和所有老百姓的一阵热烈的掌声。
视察完了这家联合社,陆远航并没有按镇上的安排,继续他的视察,而是在一个路口让车停了下来。指着不远处一个影影绰绰出现的小山村,提出要去那里看看新农村的建设情况。却没想到,由此而引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车队重新掉头向小山村开去,镇上通往小山村的路修得非常好。平整的柏油路面,虽然不是太宽阔,但是两辆车相会还是没有问题的。
汝家云和聂光容的车开到了最前面,引导着车队停到了一块宽阔地。
经过汝家云的介绍,这个村叫竹山村,全村共有一百一十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着竹木业的加工。
村的名字与这里的环境非常吻合,山上到处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竹林。一阵山风吹来,竹梢摆动着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仿佛在欢迎着远方的客人。
一行人走走看看来到了村里。顺着平坦的水泥路面向前走去,就像踏在城里的马路上,让人感到非常的舒服。
路的两边是规划整齐布局合理的民宅,一色的二层小楼红瓦白墙,看起来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