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掏出手机,调出实时警力部署图,“特警,交警全部到位,他们插翅难飞。”
陈临突然道:“赵队,如果那些绑匪根本没打算出城呢?”
赵同生一愣,随即摇头:“不可能!留在临江市就是等死!全市的警力围堵,不出一天就能找到他们!”
陈临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赵同生的分析确实符合常理——按照常规绑架案的处置经验,绑匪通常会选择城郊结合部或偏远山区作为藏身地点。
那里监控稀少,地形复杂,便于隐蔽和转移。
没有绑匪会将人质藏在城里。
首先,城区内遍布的天网监控系统构成了第一道防线。
主干道、商业区、社区出入口的摄像头编织成严密的监控网络。
其次,现代警务体系中的网格化管理让城区成为一张无形的大网。
每个社区民警都对自己辖区的情况了如指掌,任何异常活动都难逃他们的眼睛。
更重要的是,城市中的废弃建筑、仓库、地下室等看似理想的藏身之处,恰恰是警方重点排查的对象。
所以说,只要敢躲在城里,被抓到那是迟早的事。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意外。
如果说那些绑匪本来就是临江市本地人呢?
想到这,陈临猛的从沙发上站起:“赵队,你说有没有可能,那些绑匪生活的地方就是临江市?”
赵同生闻言一怔,手中的对讲机差点掉落:“你是说。。。绑匪就是本地人?”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他们竟然敢在市委大院这种地方实施绑架,那就说明他们一定安排好了万无一失的撤退路线。”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今天的雨很大,他们撤退的踪迹很快就会被大雨给冲刷掉!”
“二你们公安局到现在还没找到他们,这就表明白狼团伙对临江的街道监控、警力部署了如指掌,这绝不是外来绑匪能做到的!”
听着陈临的分析,赵同生也觉得这是一个可能。
他赶忙打电话报告给了程卫东。
随后,两人下了楼,紧急的赶往公安局。
雨幕如注,警车在湿滑的路面上疾驰。
陈临望着窗外模糊的景色,雨水在车窗上蜿蜒成河,就像此刻他纷乱的思绪。雨刷器机械地摆动,却始终赶不上暴雨的节奏。
“这雨太大了。。。”赵同生紧握方向盘,声音里透着焦虑。
“监控画面都模糊不清,给搜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陈临没有接话,他的目光落在路边一个监控探头上,这样的大雨,能见度绝对很低。
这绝非偶然,绑匪选择在这样的天气行动,显然经过精心计算。
可陈耀才怎么知道王建新交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