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处在相对靠后且偏僻的位置,远远看着讲台上的赵贞吉。
赵贞吉不愧是连徐阶都推崇的心学门人,对心学的讲述积微成着,既易理解,又不偏离核心……
李青也懂心学,可论讲学水平,就比不上赵贞吉了。
可能也是因为赵贞吉的经历,与王阳明有些类似的缘故。
对赵贞吉的信息,李青从张居正那里了解到了不少。
据闻:赵贞吉少年时期,初一接触心学,便惊呼“予固疑物理之远于本也,今获所归矣”,欲从王阳明治学,父母不许,遂遍诵六经自求之。未及弱冠,又习静般若寺,自号洞巾道人……
同样的天赋异禀,同样的叛逆,且都对佛学投入了大量研究……
单就在心学一道上,王阳明走过的路,赵贞吉基本都走了一遍。
赵贞吉讲的很用心,可看热闹的人,终究是多过看门道的,比如李青身边的朱载壡。
本来昏昏欲睡的他,一见有人‘砸场子’,当即精神一振,难掩兴奋的提醒说:“快看,先生快看,有人提出质疑了。”
李青白眼道:“你哪边的?”
“我……我当然是先生这边的啊。”朱载壡干笑道,“离的太远,实在听不清楚那前排监生质疑的什么,先生给说说呗?”
李青耳聪目明,自然听得真切,懒懒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啊……”朱载壡缓缓点头,仔细想了想,道,“别说,这个问题还挺尖锐,以大学来看阳明心学……阳明心学问题颇大啊。”
朱载壡摩挲着下巴,作思考状……
不过,只维持了片刻便放弃了,直接问:“先生,这个问题如何解?”
李青无语道:“你都不动脑子的嘛?”
“动啊,可心学一道上我的确不在行。”朱载壡讪讪道。
受小舅子的影响,朱载壡对心学还是有些涉猎的,不过,面对如此尖锐的质疑,基于他对心学的片面认知,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李青不想给他开窍。
一是因为懒,二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朱载壡的天赋不在此道,没必要让他再匀出精力放在心学上。
李青淡淡道:“赵贞吉自会给出解释,一会儿听他说便是,至于能不能听懂,就看你的造化了。”
“呃……好吧。”朱载壡只好暂时耐下性子,期待赵贞吉接下来的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