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听完海瑞的经历,不禁有些唏嘘,“何不再尝试一下,如若能中进士,怎么也不会是教谕起步。”
教谕是官,大明载有明文的正官,一县之地仅一名教谕,负责管理一县学政,是正儿八经的官。
可教谕却不入流,没品级不说,还是最末流、级别最低的官员。
正常来说,稍微有点雄心壮志的读书人,都不甘于做个教谕。
尤其是读书超级用功刻苦的海瑞,李青都觉得他该再坚持一下。
海瑞抿了口酒,洒脱道:“教谕也没什么不好,海瑞一个举人,总不能奢望上来就做个知县吧?”
“是这个理儿,就是觉得你做个教谕有些屈才。”李青叹道,“起步太低了,很难进入权力中心。”
海瑞愣了愣,继而哑然失笑:“权力中心……海瑞从未想过,大明人杰地灵,人才济济,海瑞何德何能,哪敢痴心妄想。”
“干嘛妄自菲薄?”李青说道,“学问高,也不见得就能做好官,品性和能力才是最宝贵的品质!”
海瑞笑了笑,“教谕也不错啊,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为国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我觉得挺好。”
李青轻笑点头:“我也就一说。”
“对了,时下南平的学塾建立,正如火如荼吧?”
海瑞微微颔首,道:“先生消息真是灵通,不过建设才刚开始,选址还没全部敲定,暂时算不上如火如荼。”
顿了下,终是忍不住好奇,问道:“一晃多年不见,先生似乎没有丁点变化,真是……与众不同啊。”
“我是个道士,养生功夫一流。”李青张口就来。
海瑞却是不信。
养生功夫再玄妙,也万达不到如此效果,这根本不符合常理。
不过,李青既不愿多说,他自不好多问,只是笑了笑,道,“这样啊……”
李青挠了挠头,索性道:“行吧,告诉你也无妨,其实我是……”
李青压低嗓音,道:“永青侯!”
“啊?”
“学塾建立期间,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你放开了去干,大胆的干,永青侯为你撑腰!”李青说道,“真就是遇上大事,到了京师报上我名,好使!”
早在宣德朝,朱瞻基就作出规定,无特殊情况,地方官没有问斩之权,需经由皇帝本人勾决,才能行刑。
如此,旨在剥夺地方官生杀大权,也是为安定地方。
尤其是像海瑞这种正儿八经的官儿,哪怕真就犯了死罪,也必须得槛送京师,审明案情之后才能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