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如今内阁是绝对的霸主,尚书侍郎等一众官员,个个敢怒不敢言,眼瞅着各种史料被打包带走,那模样……就跟被糟蹋的小媳妇儿似的。
…
随着深入了解,永青侯李青的形象愈发鲜活、立体……
没品两个字,在内阁几人心中油然而生。
本事是有,且不小,可品性简直不忍直视。
太祖那样一个人,都能被其气的骂娘砍人,实令人无法想象……
同时,对李本的说法,不再嗤之以鼻。
那般没品的永青侯,可是太遭人恨了,明的暗的各种攻击不断,可李青就是不死。
就连亡命之徒持凶器趁夜杀到家中,都没能要了他的命,反而一个没跑掉,实在不可思议。
不由得,几人想起正统年间,关于第二个李青的一件事来。
那时,那个李青还不是永青侯,群臣杀上门……正统李青的选择,跟洪武李青毫无二致。
——杀!
杀了好几个官儿。
几人越看越觉得邪性……
该不是真被李本言中了,两个永青侯就是同一个人吧?
不过,退一万步讲,即便李青修道有成,寿禄奇长,这年龄也对不上啊。
那时,第二个李青还是弱冠之年的形象呢。
要知道,就连口口相传的张仙人,都是一副老人模样,李青何德何能?
李本却是更加坚定想法,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似乎是为了验证李本的猜测,仅又两日,皇帝再提《论·永青侯》,这次论的是第二个永青侯。
理由与第一个毫无二致。
——永青侯之名,不足以彰显永青侯之功。
六部九卿被皇帝的这迷之操作,整的晕头转向,内阁几人却是有种荒诞即将照进现实的荒谬感。
于是乎,
第一个永青侯的生平,还未发掘彻底,第二个李青的生平种种,也提上了日程……
接着,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本官要的是正统朝李青的资料,不负责查阅洪武朝李青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