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海的倒台,如同在东江官场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余波久久未平。
那些曾经与高福海过从甚密,或者在东钢重组问题上持消极抵制态度的官员,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开始重新评估秦岸和周衍的实力和决心,不敢再有任何侥访心理。
东江新政的推行,因此扫清了不少障碍,各项工作都开始加速进行。
而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周衍再次接到了温凝父亲温振华的电话。
“小周啊,最近工作很忙吧?”电话那头,温振华的语气比上次在家宴时,明显多了几分热情和熟稔。
“还好,温叔叔,您有什么指示?”周衍的语气依旧恭敬。他知道,温振华在这个时候主动联系他,绝不会是简单的嘘寒问暖。
“呵呵,指示谈不上。”温振华笑道,“就是有点事情,想和你当面聊聊。你明天上午有没有空?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有空,温叔叔,我一定准时到。”周衍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下来。
他心中隐隐有些猜测,温振华这次主动约见,很可能与近期东江钢铁的事情有关。毕竟,高福海在倒台前,也曾试图通过一些老关系,找到温振华这里“求情”。
第二天上午,周衍准时来到了省人大常委会温振华的办公室。
温振华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布置得古朴典雅,充满了书香气息。
见周衍进来,温振华亲自起身,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并亲手为他泡上了一杯上好的龙井。
“小周啊,东江钢铁的事情,你处理得很好啊!”寒暄几句后,温振华开门见山地说道,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高福海这个人,在东钢胡作非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就该有人好好收拾他了!你这次,算是为东江除去了一大害,也为后续的改革,扫清了一个重要的障碍。”
周衍闻言,心中略感意外。他没想到,温振华对高福海的评价,竟然如此负面。
看来,这位人大副主任,虽然身处“二线”,但对东江官场的一些内幕,也是洞若观火。
“温叔叔过奖了。”周衍谦虚道,“处理高福海,主要是省纪委和秦书记的决策,我只是做了一些分内的工作。”
“呵呵,你就别谦虚了。”温振华摆了摆手,“我听说了,扳倒高福海的关键证据,还是你提供的。没有你这精准的一击,事情恐怕不会这么顺利。”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有些意味深长:
“小周啊,你这次的雷霆手段,虽然震慑了不少人,但也必然会得罪一些人。东江的水,毕竟还是有些浑的。你以后在工作中,还是要多加小心,注意方式方法,尽量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关心和提醒,但周衍却从中听出了一丝更深层的含义。
温振华,这是在向他示好,甚至是在暗示,他愿意在某些方面,为周衍提供一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