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整。
东江省委小招会议室,气氛庄重而略带紧张。
长条形的会议桌两侧,泾渭分明地坐着两拨人。
一方,是以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张康年为首的专项工作组一行七人。
张康年约莫五十出头,面容清瘦,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锐利,不怒自威。
他身后的几位成员,也都是财政部各相关司局的业务骨干,个个表情严肃,透着一股京城部委特有的审慎和专业。
另一方,则是东江省的陪同人员。代省长秦岸亲自出席,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周衍、省财政厅厅长王振以及发改委、工信厅的主要负责同志悉数到场。
简单的寒暄之后,会议正式开始。
没有过多的客套和铺垫,张康年直奔主题,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秦省长,各位同志,根据部领导的指示,我们这次到东江,主要是想深入了解一下贵省当前的财政运行情况,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以及财政可持续性等问题。时间紧,任务重,希望东江省的同志们能够积极配合,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和情况。”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在年轻的周衍脸上停留了片刻,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显然,这位年轻的省委副秘书长,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秦岸点了点头,神色坦然:
“张司长,首先我代表东江省委、省政府,对财政部工作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部里能够派工作组下来指导工作,是对我们东江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客观、全面地向工作组汇报情况,也恳请工作组能够为我们东江的财政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接下来,由财政厅长王振代表东江省,就全省的财政状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王振按照昨晚与秦岸、周衍商议的口径,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刻意粉饰。
从历史遗留的债务包袱,到“东江帮”时期盲目投资造成的财政窟窿,再到新班子接手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都一一做了说明。
当然,在汇报困难的同时,也强调了东江省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新班子锐意改革的决心。
整个汇报过程,张康年和他的团队成员都在认真听取,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偶尔会针对某些数据和细节,提出一两个尖锐的问题。
“王厅长,你刚才提到,贵省目前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是三千八百亿,这个数字,是包含了所有的隐性债务吗?据我们掌握的一些情况,东江省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举借的债务,以及一些违规担保形成的潜在债务,规模可能不止于此。”
一位工作组成员突然发问,语气带着几分质疑。
王振额头微微冒汗,这个问题,正是他们昨晚反复推敲过的敏感点。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周衍,周衍向他投去一个镇定的眼神。
王振定了定神,回答道:
“这位同志,我们向工作组汇报的,是目前已经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显性债务。至于您提到的隐性债务问题,确实是历史遗留的顽疾,也是我们本届政府下决心要清理和化解的重点。由于其隐蔽性和复杂性,全面、精准的统计核实工作,尚在进行中。我们初步估计,这部分债务的规模……可能在数百亿到上千亿不等。这也是我们恳请部里能够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妥善化解风险的关键所在。”
这个回答,既承认了问题的存在,又没有给出具体的、容易被抓住把柄的数字,同时还将皮球巧妙地踢了回去,暗示需要部里的支持。
张康年推了推眼镜,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周衍:
“周秘书长,你是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对东江省的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应该有更宏观的把握。我想听听你的看法,面对如此严峻的财政局面,东江省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你们又将如何平衡财政风险和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周衍身上。
这第一次正式交锋,最犀利的问题,竟然直接抛给了这个最年轻的参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