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发完下午餐。
刘封站在高台上,他没有高高在上的语气,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大声说道:
“粮被烧了,无妨!朕从荆益交给你们调粮。房塌了,也无妨,咱们重新盖起来。别失了信心,别失了希望,更别失了活下去的勇气!
现在距离入秋还有四个多月,种粟种麦是赶不上了。
但咱们抓紧时间,可以种一茬稻子,运气好的话,咱们照样能赶上秋收。
乡亲们,既为大汉子民,朕绝不会弃你们于不顾!
吃饱了饭,咱们打起精神加油干!”
“吾皇万岁!!”
百姓们莫名的激动起来。
刘封的一席话,让他们有了继续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只是稻米乃稀罕之物,同样面积的土地,产量远不及麦子和粟米,脱壳又费劲,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种稻子。
当然,也有很多人根本就不会种。
这都不是事!
刘封这两年屯粮选粮,培养了大批精通种粮的老军。
自可以去教百姓种稻。
刘封和孙尚香指挥军民开凿水渠,引水种稻忙到傍晚。
孙乾见此情此景,又想起当年两人在竟陵开荒的日子。
那时的陛下还是小小的竟陵令,却毛事不管,大权交给他就跑去跟妻妾玩耍了。
这十多年来,陛下真变了许多。
他越来越像一个成熟的帝王了。
孙乾又想起了先帝,眼含热泪,既有对曾经的怀念,也有对现在的赞许,更有对未来的期望。
“轰……”
忽闻远处一声巨响,吓了孙乾一跳。
百姓惊诧,刘封不以为然,告诉大家说道:“无妨,无妨,乃雷声耳!”
不多时,军士来报:“陛下,蒲先生请陛下去一趟,说大事成矣。”
“嗯!”
刘封将手头的事交与孙乾,让其安抚百姓,便与孙尚香来到后山。
后山有军卒把守,中间是一片山谷,山谷一侧是山崖石壁。
数十名工匠正在凿石。
一个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中年人见刘封来了,立刻跑过来跪地行礼:“蒲元拜见陛下!”
“你说大事成矣,朕特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