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火者,到小内使,再到长随,到奉御,再成为御用监监丞,然后走向御用监中层管理职务,再进入司礼监担任少监,随堂太监,终可以称之为太监。
再然后皇帝暴毙,替身皇帝,然后逐步掌握实权。
沈善登删去了第四篇章大半剧情,以及其他莫名其妙的剧情,又把陈默从小太监到司礼监的升职过程进行扩充,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剧本的真实性。
之前死人随便很多,改后完善了这一部分。
实际上,宫廷里死人绝对是大事,除非王朝末年,对皇宫没了掌控能力。
平时,死个人有仵作专门验尸和报告,死人多是自杀,他杀罕见。
如乾隆最爱女儿的生母惇妃打死了一名宫女,乾隆听闻大为震惊直接介入要求从重处罚。
甚至宫女退休出宫时,内务府要问清出宫原因,检查宫女身体伤痕原因,于首领太监核实,最后上奏皇帝。
这就是制度,真实的历史,不是造假的,规则、制度环环相扣。
之前沈善登讨好外面,这方面处理的很粗糙,现在合理化了。
相比于原版几乎是全面大改,变成了太监官场升职记。
在冷漠、阴森、压抑、等级森严,但是又不能随便杀人的权力核心,步步为营的提升。
佟丽丫阅读剧本能力不差,梳理之后就发现,这剧情太爽了!
真实、压抑下的升级爽文!
同时深度也有所提升。
陈默从一个权力攀登的太监,高呼万岁,再到坐上龙椅,享受别人喊万岁,他心态随着身份的变化发生变化。
不是原版从情绪出发的人物设定,归结于野心、坏皇帝问题,或肤浅的或政治批判。
哪怕是假皇帝,坐上这个位置,也是真皇帝了。
由此,陈默走上了景隆帝的改革之路。
作为之前的太监,他得以从第三视角观察庙堂,他知道宗室吃垮国家是谣言,他发现只要整理好宫廷,在皇帝制度成熟的情况下,外廷的大臣实则拿他没有办法。
陈默延续了景隆帝的改革,同时重用太监,因为太监没有退路,只能依靠皇帝,弹压地方豪强。
随着陈默一步步梳理地方势力,铲平地方豪强,推动官绅一体纳粮。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陈默死了。
和景隆帝一样莫名死去,留下亲宦官小人远贤臣的骂名。
剧情走向还是那个走向,但是内在已经完全不同。
这样的调整,把佟丽丫的角色给调整没了。
既然考据真实,那么,在权力斗争中不分性别。
陈默也没有了人性设定,他不是设定的人物,他是环境中的人,社会中的人,是宫廷这个小社会里的小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