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就问了问典藏阁的小吏,知道这释家否?
那四十多岁的小吏对此完全不知。
不过,方小悦转念一想,这也并不奇怪,毕竟这龙气的世界,本就很特殊,释家没有发展起来也不奇怪。
因而他随即就将此事放下,专心致志看起了一册册道经。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到翰林院上班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前往典藏阁看书。
上午看道经,下午看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等。
当然,在翰林院上班也不是真的没工作干。
简单来说,翰林院就是养才储望之所,翰林院的工作主要就是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等。
但修书撰史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皇帝下令才会进行的。
像延福大典就是其一。
但像这类事情对于财力消耗很大,因而并不是每任皇帝都愿意去干的。
通观大泽国这两百多年来,延福大典这样的修书也就只出现了一次。
而修撰前朝史书也只有一次。
至于起草诏书,一般来说都是翰林学士的专属职权,除非是翰林学士生病了或者其它什么情况没法上班,那么才会将起草诏书的权责交给其下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至于为皇帝侍读上课则是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的工作。
为皇子们侍读上课则是侍读、侍讲的工作。
而担任科举考官,一般来说也与修撰、编修无关。
因而除非翰林学士等等官员很忙,将一些工作交代下来的话,修撰和编修这两种翰林官员是很清闲的。
方小悦每天来上班的时候,办公大厅内的修撰、编修都在看书或者练字,喝茶。
而那些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等的工作实际上也是很少的。
方小悦甚至于怀疑如果不是翰林院每天上班需要点卯且提供午餐一顿免费伙食的话,那些修撰、编修甚至于侍读侍讲都不会出现在大厅里。
实际上就连翰林学士这样的翰林院老大,也不是每天来上班的,大概一周来个三天,其余时间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了。
因而像方小悦这样长期泡在典藏阁里的事情,放在其他同僚眼里,压根就不算什么。
毕竟他们虽说不泡在典藏阁里,但他们上班时看的书也基本上都是让人从典藏阁取来的。
方小悦之所以蹲在典藏阁里看书,无非是因为他看书的速度太快,这样更方便一些。
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他不但将那一百来册道经尽数看完,并且还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等等之类也尽数看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这些书籍尽数看完的时候,他心里顿时就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