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带着他们学王道,不好好学的自然要挨打。
至于那些欺师灭祖的,当然要杀头。”
李承乾忍着笑意道:
“如果再和高句丽一战,尚宫,你觉得谁最合适?”
二囡想了想,笑道:
“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我觉得英国公最合适!
辽东他最熟,山东那边他也熟!”
李承乾难掩笑意,只能拼命的喝水。
二囡说的这点倒是和父皇说的别无二致。
用李绩,最起码不用担心后院起火,因为利益是一致的。
“如果朝廷要派水军,你认为谁合适?”
二囡笑道:“这乃国事,陛下问我不妥。”
“就当小时候瞎聊!”
李承乾笑道:“观光,接下来的话可以不用记。
说吧,就算你觉得让守约去,我也不会去怪你!”
“当推刘仁轨!”
李承乾闻言猛地皱起眉头,不解道:
“刘先生?”
李承乾知道刘仁轨,知道他是汉章帝刘炟之后。
文采没得说,教导学子也没得说。
但要说带兵打仗?
李承乾觉得二囡的眼光还是有些短浅的。
虽然能打水仗的张亮不在了。
但朝堂之上能打仗的武将那也是数不清。
单单一个苏定方就能指挥大兵团作战。
颜白虽然指挥不了大军团,但颜白深得李卫公之传,喜欢用奇兵。
就算按号排,那也排不到刘仁轨。
李承乾心里觉得最适合的人选应该是程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