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闻言呆住了,自己被任命为记名的秘书省的秘书少监?
接替颜师古大儒的位置?
上官仪紧紧地握着拳头,心里忍不住开心。
大殿外,剪刀倒酒,颜白和李承乾聊得好不开心。
剪刀满心不解,这两位好像是真的来喝酒的。
说了一大堆,关于政事的事情就一件。
颜郡公希望太子替张亮说说好话,君臣有终,不能让外人觉得陛下是薄情寡恩之人。
就这一件事,其余的没有了。
米酒也醉人,两人都不是善饮酒之人。
不知不觉间,李承乾和颜白两人喝的脖子脸通红,太子又命内侍拿来了冰块。
然后接着喝。
“墨色,吏部文书我看了。
书院出去的学子官职不高,都是七八品的官职。
评价我也看了,你猜是好的多,还是差的多?”
颜白笑了笑道:“上上人少,下下无,中等的居多,几乎是全部,比不了家族出来的子嗣!”
“你知道?”
“书院先生都知道!”
“那这是为何?父皇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有浮躁之风,应该是踏实之人,踏实之人做事应该不错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难道是吏部故意的?”
颜白摇了摇头:“吏部很公平!”
“那是?”
颜白叹了口气,抿了一口酒慢慢的跟着李承乾闲聊着。
李承乾说的这句话一点没错,穷人的孩子是早当家。
为什么早当家,还不是被生活所迫,不当家就要挨饿。
这个就像动物的本能。
睁眼必须学会找吃的,不然就要饿肚子。
书院走出去为官的贫寒学子其实都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太踏实了,一步一个脚印,还因为家世有些自卑。
世家弟子相反,不是故意去赞扬他们,他们比书院学子有胆气,有魄力。
对人性的认知也更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