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入潭打算于三日后攻打游京河,于是传令下去,命众水军做好准备。
据闻消息传到水渠,鲤鱼大将军与虾兵蟹将皆摩拳擦掌,只待建功立业。
元入潭终于松了一口气,飞出水湖,甩干身上的水,去御书房找伏祟。
御书房内。
小金龙爪子扒着桌沿,看着上面的文书上写着“以工换学”有些疑惑,问伏祟何意。
伏祟揉着小金龙的龙角,低笑道:“天下有天赋读书者不知几何,奈何读书昂贵,往往需要全家托举。
“朕让下面草拟一个章程,于各地府县修建学堂,令贫寒学子以工换学。”
元入潭也
想到了自己年幼读书一事,便问伏祟,如何换学?
伏祟顺着小金龙的背,温和道:“比如有一个叫元宝的贫寒学子,无家中帮衬,又有向学之心。
“于是元宝前往学堂,向夫子求来了一个读一日书的机会。
“到了傍晚,夫子问今日所学,若元宝都能答上来,便让元宝住进大通铺,再学三日。”
“三日后,夫子继续提问,若元宝能答出九成,便又可以再住一个月。”
元入潭问:“若答不出来呢?”
伏祟手指摩拭着元入潭的龙角:“若答不出来,便是元宝没有向学之心。”
元入潭纠结道:“或许只是元宝容易犯困?”
伏祟叹息:“那元宝只能多种些田养活自己了。”
元入潭:……
元入潭又问伏祟,是不是一个月后,提问还是能答上来,就可以继续住了?
伏祟笑道:“学堂哪能白养学子?需劈柴,搬货、做些木工货,给学堂赚了够养活自己的钱,还要读书好,才能继续学下去。”
元入潭尾巴尖挠脑袋:“要是搬不动货呢?”
伏祟:“那就是抄书、缝衣、绣花,总有不需要力气的活计。”
元入潭想到了宋家村宋阿爷的孙子,那个胖胖的小童被宋阿爷一家养得骄纵,莫说是动针线,便是抓鸡家里都不让,直言那小孙子将来是做大官的,怎弄做这些粗鄙活?
元入潭道:“有些学子才不愿意绣花!”
伏祟:“书统共就那么些,怎能让他们事事如意?若连针线都不愿意拿,为官时,也会对百姓分个高低。”
元入潭明白了,他摊平躺在伏祟腿上,用力伸了个懒腰。
“若我年幼时有这学堂,估计我也进不去学堂,唔……我要是被学堂赶出来了,能来找先生吗?”
伏祟颔首:“若元宝不知前路,便来找朕。”
元入潭举起爪子,让先生将他捞起,他靠在先生的背上,说了他打算进攻游京河一事,问先生有何见解?
伏祟揉了揉眉心,问元入潭可知道游京河原先龙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