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球看家护院,对赵成的几个朋友都很熟悉,毕竟都常来。
但也有例外,李家父子来的次数不多,但煤球对李大国印象很深。
每次李大国来,家里就会加餐,骨头棒子管够。
送走李大国,赵成看着一袋子骨头和边角料,对着煤球踹了一脚。
“平常吃的就够多了,今天先给你两根啃啃,剩下的留着!”
赵成摸出两根丢在狗食盆里,剩下的收到空间,转头回了屋。
第二天一早,赵成打着哈欠进了办公室。
昨夜一场小雨甚是助眠,路上又要避着泥泞,车骑得慢了些,上班的时间快到了,才走进工厂大门,到了办公室,桌面上已经摞起一批文件。
“厂长,这次生产的相关数据都在左边。”
新来的秘书曹文定,中专毕业两年,被赵成发掘到自己手底下,平时处理些行政工作,每天固定泡茶,整理办公室,传递文件。
“嗯,待会儿开会用得着。”
赵成扫了一眼,数据虽然基础但很详细,用来在会议上报告最合适。
“小曹你整理一下这周的时间,看看能不能挤出一天。”
曹文定在随身的本子上划拉了几下,回到了自己的位子。
赵成揉了揉发胀的额头,喝了一口热茶,拿起制式水壶的生产数据报告,琢磨着会议上怎么说。
。。。。。。。。。。
“综上所述,新式的水壶解决了密封不严的问题,此次改进的冲压机可以一天生产300个,优化流程大规模生产可以再次提高。。。。。。”
赵成十来分钟的长篇大论之后,终于说完了总结,然后就是一阵掌声迎面袭来,坐在最前面的杨厂长更是差点挥出残影。
“赵工,部队里已经陆续换上,两个月应该就有好消息!”
走出会议室,杨厂长上前握手,凭他的人脉打听这点事不是问题。
“有好消息应该也跟咱们厂没关系了。”
赵成摇了摇头,继续道:“图纸已经上交,连带着冲压机,之后就算要大规模生产也只能给军工厂。。。。。。”
轧钢厂虽是万人大厂,但平时的任务也不少,不可能专门生产水壶,真要大规模列装,肯定不会选择轧钢厂,最多分点汤。
“有赵工你在这里,往后好事少不了。”杨厂长摆了摆手。
前几天去大领导那边还被特地表扬一番,那点小功劳他现在看不上,他看上的,是赵成这个金矿,只要金矿在,还愁挖不着金子?
要不是早就知道赵成有了对象,他都准备把几个相熟领导的女儿介绍过去。